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低利率时代保险业如何转型?同方全球人寿童伯宁详解应对策略

   时间:2025-07-04 18:56:14 来源:券商中国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保险市场迎来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变革,随着利率下调预期的增强,新一轮的“降息”浪潮在保险行业内悄然掀起。

同方全球人寿,一家知名的合资人身险公司,率先迈出了关键一步,将其两款新推出的分红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行业现行的上限2%下调了50个基点至1.5%,这一举动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童伯宁在接受专访时,深入阐述了公司率先调整产品利率背后的战略考量及应对低利率环境的策略。他强调,此举旨在赋予投资端更多的灵活性,从长远视角来看,有望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实现保险公司与客户的双赢局面。

童伯宁以其超过30年的国内外保险行业经验为背景,对当前的利率环境表达了高度关注。他指出,自2023年以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持续快速下行,并已长期低于普通型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这一趋势对保险行业构成了严峻挑战。

童伯宁还回顾了历史上多国保险业在低利率周期中的经历,特别是日本寿险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之痛,这些经验让他对“利差风险”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提到,日本寿险业在高预定利率产品主导下遭遇困境后,转向低预定利率的保障型产品,并积极发展保证收益加分红型产品,这一转变值得借鉴。

面对我国逐步进入利率下行周期的现状,金融监管总局已多次调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去年,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4.025%大幅降至2.5%,分红型和万能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也相应下调。然而,即便如此,仍难以跟上利率下行的步伐,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跌破1.7%并持续走低。

童伯宁指出,长期利率下行导致保险公司投资端收益承压,而负债端的刚性兑付压力依旧巨大,这使得利差损风险不断加剧。投资决策也受到严重束缚,无论是否投资于长债,保险公司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在此背景下,同方全球人寿主动出击,通过调整产品策略,旨在平衡风险保障与增强投资灵活性,以提升长期投资回报率,从而更好地维护客户的长期利益。童伯宁认为,分红险作为“下有保底、上有弹性”的产品,在低利率环境下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较好地实现周期跨越,成为保险公司转型的重点。

为了应对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行的趋势,金融监管总局已建立了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该机制,当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高于研究值一定幅度时,保险公司应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并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从当前利率走势来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已指日可待。

在低利率环境下,产品开发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利差损风险提升、客户需求转变、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童伯宁表示,同方全球人寿已对公司产品策略进行了全面检视,并确定了平衡的多产品策略,以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

具体而言,公司产品调整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风险共担型产品,如分红险、万能险等,让保险公司与客户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二是保障型产品,如定期寿险、高端医疗险等,提供基本的保障功能;三是养老产品,如个人养老金、养老年金等,结合税收政策优惠,精准匹配客户的养老需求。

童伯宁还建议,在低利率环境下,应探索开发更多新型的风险共担型产品,如指数型万能险、指数型年金、保底型投连险等,以丰富产品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防范利差损风险。然而,他也强调,产品创新需要建立在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体系之上,以确保产品的稳健运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