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络捷斯特以其独特的“技术服务+教育赋能”双轮驱动模式,成为了业界一颗璀璨的明星。这家由邵清东董事长于2004年创立的企业,起初专注于物流企业信息化服务,却意外地在教育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邵清东,这位物流管理专业出身的创业者,凭借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带领络捷斯特不断前行。从最初的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到后来的物流实验实训解决方案,络捷斯特的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了行业变革的节点上。而这一切的转变,始于一次母校北京工商大学的峰会活动。会上,邵清东的分享吸引了众多学校老师的关注,他们希望购买络捷斯特的产品用于教学。这一意外的需求,让络捷斯特踏入了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了该领域的佼佼者。
尽管教育业务为络捷斯特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但邵清东始终认为公司的基因在物流产业。因此,络捷斯特在深耕教育领域的同时,也不断回归产业本质,发挥“技术+专业”的优势。2016年,络捷斯特自主研发了“供应链建模大师”和“智能仿真大师”,填补了国内工业级管理仿真软件的空白,直接对标国际产品。
邵清东表示:“只有深入产业前沿,技术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这一理念贯穿了络捷斯特的整个发展历程。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络捷斯特凭借对技术创新的敏锐嗅觉和“产业优先”的战略定力,占得了先机。如今,络捷斯特已经形成了产业、教育、线上SaaS平台整合服务三位一体的业务格局,无论是产业客户还是院校,都能高性价比地获取其建模、仿真工具。
在邵清东的办公室里,陈列着一张“2024中国科创人物评选”获奖证书,这是对他个人以及络捷斯特在科技创新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肯定。邵清东认为,当下所有规模企业都在追求降本增效,而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络捷斯特不断投入研发,致力于用技术重构产业效率。
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上,络捷斯特同样展现出了前瞻性和创新精神。邵清东表示:“人工智能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人类智慧创造的里程碑。”络捷斯特采用“引入硬件+自研算法”的研发模式,目前已经在导航、步态控制、搬运动作等基础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未来,络捷斯特将继续优化算法,提升动作的流畅度,并计划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仓储分拣、搬运等刚需场景。
络捷斯特的成功并非偶然。邵清东强调,判断一项技术长期价值的核心在于它是否直击降本增效的真实痛点。络捷斯特通过用人才密度对冲技术风险、把客户现场当作实验室、用教育端现金流支撑长期研发等务实的方法,确保了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应用。
如今,络捷斯特已经成为了一家集技术研发、教育服务、产业赋能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也为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