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前CEO预言成真,大陆技术闭环将重塑芯片格局?

   时间:2025-07-04 12:50:44 来源:W侃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有一种声音在国内外市场上流传:中国制造一旦涉足某个行业,往往会迅速推动该行业产品价格下降,形成所谓的“白菜价”效应。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让我们以芯片产业为例,深入探讨。

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经历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尤其是来自美西方的重重封锁。面对外部压力,中国芯片企业不得不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力求在逆境中突围。

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全球芯片产业的版图悄然生变。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芯片价格出现了明显下滑。据报道,2024年初,6英寸碳化硅晶圆的价格在中国企业的推动下,从原先的1500美元骤降至500美元。这一变化迫使美国碳化硅企业不得不卷入价格战,其股价在短短三年内暴跌96%,损失惨重。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何中国芯片产业在面临诸多困难和外界嘲笑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崛起?这背后离不开国家、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回顾历史,早在2000年,中国就出台了18号文件,明确将集成电路产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这一前瞻性布局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纷纷入局,国产90nm芯片迅速落地。2011年至2018年间,中国芯片企业持续加强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成功实现了28nm芯片的投产。在梁孟松的带领下,中芯国际更是在14nm技术上取得了本土化突破,7nm和N+1芯片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2019年成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转折点。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芯片打压策略,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遭受重创。面对断供先进芯片和EUV光刻机的困境,中国芯片企业不得不更加坚定地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如今,中国大陆在成熟芯片领域的产能已达到75万片/月,超越了台积电等芯片巨头。在价格竞争方面,中国芯片也展现出强大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前CEO曾预言,一旦大陆企业完成技术闭环,将能够占据全球市场。如今看来,这一预言似乎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在成熟芯片领域,台积电想要回归抢占份额已变得愈发困难。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也显示,同等制程下,国产成熟芯片的出口均价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60%左右。这一价格优势使得国产芯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尽管中国芯片产业在先进制程方面仍需努力,但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中国芯片产业将继续砥砺前行,确保自身在芯片领域的自给自足和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