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关于股票代币化的风波在金融科技领域掀起波澜。OpenAI,这家以人工智能技术闻名的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澄清了一项与其相关的市场误解。
声明指出,Robinhood平台推出的所谓“OpenAI代币”并非该公司的真实股权。OpenAI强调,他们并未与Robinhood进行合作,也未授权或背书任何股权转让行为。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对此事发表评论,直言这些代币是“假的股权”。
事情起源于Robinhood在法国戛纳的一次金融峰会上宣布的新产品——“股票代币”。这一创新产品允许欧盟与欧洲经济区的用户通过区块链技术,全天候交易超过200种美国股票与ETF,其中包括众多知名企业如英伟达、苹果、微软和亚马逊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OpenAI与SpaceX这两家全球知名的私有企业也被纳入代币化范畴,使得欧盟散户投资者首次能够以区块链形式参与这些私有企业的经济活动。
Robinhood的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股价随之飙升超过12%,创下历史新高。然而,OpenAI与马斯克的迅速否认,让这场风波变得更加复杂。
Robinhood方面解释称,这些代币实际上是通过特殊目的实体(SPV)提供的间接经济敞口,旨在扩大散户投资者的准入范围。Robinhood的高级副总裁兼加密业务总经理Johann Kerbrat表示,代币化的目标是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种经济活动中来。
尽管如此,法律专家指出,代币化股票交易的复杂性容易引发投资者的误解,同时也更容易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这些代币并非真正的股权,而是一种衍生品,其价值与底层股票价格挂钩,但投资者实际持有的是区块链上的代币,而非公司股份。对于OpenAI和SpaceX这类非上市公司来说,其股权转让受到严格约束,任何股权类交易都需经过董事会的同意。
Robinhood选择在欧洲市场推出这一创新产品,显然有其深思熟虑的考量。相较于美国严格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欧盟对散户投资者参与复杂金融产品交易的门槛相对较低,这为Robinhood的金融创新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随着这一创新产品的推出,监管问题也随之而来。加密货币行业从业者表示,Robinhood发行的“OpenAI代币”究竟适用哪项法规,将直接影响其产品创新的前景。是遵循《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还是遵循《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iFID II),这对于Robinhood来说是一个亟待明确的问题。
代币化股票的出现也引发了对于非上市公司股权保护的讨论。如果Robinhood的股权代币化逻辑成立,那么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非上市明星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动拥有“代币化”股票。这对于公司的真实实控人和投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挑战。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股票代币化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一项创新尝试,正在逐步改变着金融市场的格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这一领域或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参与这类创新产品时,务必保持谨慎和理性,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质和风险,以免因误解或盲目跟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