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夜幕的降临,2025上海夜生活节在6月至9月期间热烈展开,为市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夜间文化盛宴。此次夜生活节不仅囊括了丰富多彩的夏夜消费场景,更引人注目的是,众多文化地标如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纷纷打破常规,延长开放时间,为市民的夜间文化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上海博物馆,一场名为“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的展览自开展以来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众,观展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为了满足暑期观众的观展需求,博物馆自7月起特别增设了夜场,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而在展期的最后一周,博物馆更是开启了前所未有的“不眠夜”模式,邀请观众参与一场“7×24小时不闭馆”的观展体验。据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从7月1日起,每天晚上都有夜场开放,尤其是最后一周,博物馆将全天候迎接观众,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欣赏这些珍贵的文物。
与此同时,徐家汇书院、和平书院等公共文化空间也积极响应,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深夜,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和平书院作为上海首个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每晚都吸引着大量周边市民前来夜读,成为城市夜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上海正积极探索博物馆夜游项目,多个博物馆和图书馆试点夜间开放,为市民的文化夜生活增添了更多选择,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也促进了夜间经济的发展。
在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则推出了独特的夜游活动,让观众在夜晚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奇妙夜”。洛阳古墓博物馆精选了25座不同时代、不同形制的古墓进行整体搬迁复原,让观众在夜游中开启一场“古墓探秘”之旅。夜游活动通过演绎十座古墓的背景故事,让观众手持“探墓牒”穿梭于从西汉到宋金的墓葬中,感受古墓的神秘与魅力。
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为文旅消费注入新的活力。在浙江杭州,一些博物馆将戏剧舞台融入文博空间,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演艺新体验。而在广东惠州,“公园式”商场则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商业设施吸引着大量游客。在河北沧州大运河畔,一场“音乐+非遗”的音乐会更是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