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行业再掀波澜,植物医生踏上IPO征途。
近日,深交所官网披露,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植物医生)的IPO申请已获得受理,由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这家拥有庞大线下门店网络的美妆品牌,正朝着“美妆单品牌第一股”的目标奋力迈进。
事实上,植物医生早在2023年就已启动IPO辅导计划,直至最近才正式获得交易所的受理。凭借超过4000家的线下门店,植物医生在美妆赛道中显得尤为显眼。然而,长期侧重于线下渠道的布局,也让植物医生在线上渠道的发展上略显滞后。
数据显示,2024年植物医生线上直营电商平台的收入占比仅为9.3%,与此同时,公司的线下门店数量也出现了下滑,从2024年初的4664家减少至年末的4328家。这一变化反映出植物医生在渠道优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抉择。
主板市场对上市企业的要求严格,倾向于支持业务模式成熟、业绩稳定、规模较大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植物医生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能否满足主板要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收入结构来看,植物医生的线下渠道表现强劲,线上渠道则相对薄弱。尽管公司近年来积极尝试电商布局,包括开设官方旗舰店、与网络达人合作等,但线上增长依然乏力。2024年,植物医生的线上直营电商平台收入不仅占比低,且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与此同时,植物医生的经销模式也引发了一定的担忧。公司当前以经销模式为主,直营模式为辅,经销业务收入占比超过63%。这种高比例的经销模式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2024年植物医生的综合毛利率仅为58.9%,远低于同行珀莱雅和丸美生物的毛利率水平。
经销模式的“失控”风险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经销商的经营行为受各自能力和风险偏好的影响较大,植物医生对经销商的管理面临挑战。公司在卫生许可证等合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截至2025年5月31日,仍有部分子公司和分公司未取得卫生许可证。
在存货管理方面,植物医生的周转效率也有所下滑。从2022年到2024年,公司的存货周转次数从4.96次降至4.27次,存货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达到16%。这进一步加大了公司在库存管理上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医生在招股书中多次提及私域流量的布局。公司希望通过将线下流量延伸至线上,搭建私域流量池,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深度融合。然而,尽管公司此前宣称私域流量带来了显著的营收增长,但招股书显示,“小植商城”的收入却连续两年下滑,与公司此前的宣传形成鲜明对比。
私域流量对植物医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能否给公司带来稳定而持续的业绩增量,仍需进一步观察。植物医生需要提供更多详细数据和后续发展规划,以证明其在私域流量布局上的潜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