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一次重大动作中,meta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于近日揭晓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对人工智能团队实施深度重组,并宣布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这一举措标志着meta在探索人工智能“超级智能”领域的决心迈出了关键一步。
领导这一前沿实验室的重任,落在了Scale AI前首席执行官汪滔(Alexandr Wang)的肩上。汪滔以其卓越的数据标注能力闻名,其创办的Scale AI为众多AI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meta此前已斥巨资收购了Scale AI的49%股份,此次汪滔的加盟,无疑将为meta在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效率上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meta还迎来了另一位重量级人物——Github前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Friedman在开源社区生态建设方面有着深厚的经验,他的加入预示着meta在推动AI模型开源化方面或将迎来新的突破。Friedman将与汪滔携手,共同领导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AI产品和应用研究工作。
不仅如此,meta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招募上也是动作频频。据透露,meta近期新增了11名来自OpenAI、Anthropic和谷歌等顶级机构的员工。其中,包括参与GPT-4系列模型研发的赵晟佳、余家辉、毕树超、任泓宇等四位顶尖人才。他们分别拥有清华、中科大少年班、浙大、北大的学术背景,涵盖了模型开发、算法研究、工程落地等多个核心领域。
这一系列的人才流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在内部备忘录中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担忧,形容这如同“有人闯入我们的家,并偷走了东西”。为了应对这一危机,OpenAI正积极调整薪酬体系,并探索更具创意的人才认可和奖励机制,以期留住顶尖人才。
然而,meta的这一系列举措似乎并未影响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在宣布重组计划的当天,meta股价在美股交易时段一度飙升至历史新高,最终收盘时微涨0.61%,报收于738.09美元。过去一年来,meta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40%,显示出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
对于meta的最新调整,分析人士指出,通过引入外部顶尖人才和整合多方技术优势,meta有望在“超级智能”的研发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改变当前AI领域的竞争格局。然而,如何将新加入的人才与现有团队高效融合,以及如何在巨额投入后实现技术突破和商业变现,仍是meta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