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波新的关注焦点,小米汽车YU7的发布与热销成为业内外热议的话题。6月30日,知名企业家何小鹏在新浪微博上发文,对小米汽车YU7表示赞赏,并透露自己已下单购买,同时向小米创始人雷军喊话,期待早日提车。这一动态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广泛关注。
雷军随即在微博上回应了何小鹏的支持,承诺将加速生产,力求尽早交付车辆。这一互动不仅彰显了两位企业家的友好情谊,也进一步提升了小米汽车YU7的市场热度。
6月26日,小米汽车YU7正式发布,推出了三个配置版本和多达9种配色选择,价格区间覆盖25.35万元至32.99万元。这款车型在发布后迅速走红,市场反响热烈,开售仅1小时内大定订单量就突破了28.9万台,18小时内锁单量更是高达24万辆。
然而,随着订单量的激增,交付周期的问题也逐渐凸显。部分准车主透露,YU7标准版的交付周期已长达50周以上,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等到2026年才能提车。这一漫长的等待时间引发了准车主们的焦虑与不满。
业内专家指出,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等待一年提车可能意味着技术上的落后。一线城市车牌指标有效期、国家补贴政策倒计时以及购置税启征等因素也加剧了准车主们的紧迫感。
面对交付周期的困境,二手市场中出现了转让快速交付YU7订单的现象。这些订单普遍加价3000元以上,最高甚至达到4万元。与此同时,一些友商也趁机推出了吸引YU7车主转定的计划,承诺报销定金或提供现金补偿、抵扣车款等优惠。
然而,这些销售话术背后并未得到官方的明确支持。当记者向极氪、智己等官方客服咨询相关活动时,均得到了否定的答复。这引发了市场对准车主权益保护的担忧。
小米汽车方面表示,APP上显示的交付时间为预估参考,并已根据锁单量和当前产能情况进行了测算。公司正在努力提高交付速率,从2024年6月起,小米汽车一期工厂已开启“双班”运营,以期缩短交付周期。
据了解,小米汽车一期工厂设计产能为15万辆,单月产能约1.25万辆。截至5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已超过12.5万辆,平均月交付2.5万辆。若保持当前交付速率,今年还可交付近19.6万辆汽车。然而,即便如此,仍有大量YU7订单需要等到明年才能交付。
为了缓解交付压力,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将于7月开始投产,设计产能同样为15万辆。据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店内工作人员透露,二期项目将专注于生产YU7车型,投产后产能提升速度将更快,有助于缓解当前的交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