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系列呈现整体回升态势,反映出我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依然保持了扩张态势。具体来看,制造业PMI为49.7%,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5%和50.7%,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制造业领域,生产活动显著加快,大中型企业表现尤为亮眼,其景气度有所提升。然而,小型企业PMI指数却出现下滑,降至47.3%,显示出小型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依然较大。分析人士指出,小型企业作为就业的主力军,其景气度偏低可能对稳就业政策提出更高要求。
非制造业方面,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显示出服务业和建筑业的稳健发展。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然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连续三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也连续第九个月处于扩张状态,新动能相关行业如电信、金融、资本市场服务等表现尤为突出。
专家分析认为,6月份宏观经济景气度的回升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逐步显现以及贸易局势的缓和。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在市场需求旺盛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不仅增速领先,还展现出了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也呈现出扩张态势,显示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拉动效应。
在外部环境方面,随着对美国及东盟、欧盟等非美市场出口势头的降温,我国出口增速可能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压力。这将对宏观经济的外需拉动作用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预计将达到5.2%左右,短期内政策面不会出台重大增量措施,而是将继续推动存量政策的落地实施。
近期政策面在促进服务消费方面持续发力,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优化消费环境、增加优势供给等支持政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能有效拉动内需增长。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转型,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的趋势日益明显。
展望未来,虽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依然存在,但我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和潜力不容忽视。通过持续推动政策落地实施、加强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等措施,我国有望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