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印尼消费奇观:饥饿中的奶茶热,中国品牌如何深入本土化?

   时间:2025-05-21 08:59:3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印尼,面对仅有的10元,多数人会如何选择——是一顿饱餐、一杯奶茶,还是一条装饰用的手链?不同于一些国家居民对基本饮食需求的坚守,印尼人的选择往往倾向于后者。印尼华人Steven分享道,本地人在饮食上颇为随和,满足于基本的饱腹感,但在娱乐和休闲方面则显得更加慷慨。

与华人勤俭持家的传统不同,印尼人并不以储蓄为生活重心。对于大多数月收入不足2500元人民币的印尼民众而言,想要过上稍微宽裕的生活,积蓄似乎总是难以积攒。享受生活,是他们更为追求的生活态度,“挣2000花3000”的生活方式在印尼颇为普遍。

走进印尼的购物中心,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午、傍晚还是夜晚,奶茶和咖啡连锁店前总是人头攒动。主打IP周边的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店铺,在晚间结账时排起的长队也是常态。在印尼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Shopee上,即便是几十元的鞋服商品,也提供了分期付款的选项,这并非平台强制设定,而是印尼人真实需求的体现。

在雅加达高档写字楼的负一层,本土与国际快餐连锁比比皆是。然而,对于月薪4000元的印尼白领来说,花40至50元吃一顿饭显然不切实际。笔者尝试了一家本地快餐连锁的牛肉干拌面,价格约为23元人民币,但分量对中国成年男性而言略显不足,需要两份才能吃饱。Steven解释说,印尼人若想吃饱,会选择去商场外的路边小店,那里的食物分量是前者的两倍,价格却不到10元,只是牛肉较少且环境欠佳。选择在写字楼内的快餐店就餐,他们追求的是食材的品质,比如货真价实的牛肉,同时接受更高的价格。

印尼人的消费观念在收入水平的限制下显得无奈。按照世界银行的购买力平价标准,日收入10至50美元(约300万至1500万印尼盾/月)被定义为印尼中产阶级,相当于1296至6480元人民币/月。考虑到城市间的差异,雅加达的中产标准可能更高,达到1000至1500万印尼盾/月。即便如此,印尼中产家庭的收入与中国相比仍有差距,底层劳动者的购买力更低,消费受限。

当被问及如果印尼人均收入提升至1万元人民币水平,消费观念是否会改变时,Steven表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回顾中国历史,一线城市月均工资从5000元增长到10000元用了8至11年时间,在高GDP增速的背景下。印尼要走多久?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消费观和物质丰富度无疑会发生变化。

在印尼,名创优品的存在与在中国截然不同。在雅加达Central Park的名创优品旗舰店,面积高达3000平米,开业首日销售额突破118万元人民币,创下全球门店单日销售新高。店内超过80%的面积用于IP相关的陈列与展示,迪士尼、哈利波特、芭比、海贼王等头部IP均有独立专区,10000多个SKU中IP产品占据了3000个。如果不看色调和IP形象,很容易误以为走进了泡泡玛特。

初到印尼考察的中国商人Andy表示,尽管印尼低端市场的物价已经很低,但在需要不断更新迭代产品的杂货市场,新的产品和创意总能激发更多需求。印尼市场的基本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仍有发展空间。然而,Steven认为,尽管中国品牌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商品,满足了印尼人的基础需求,但它们尚未完全融入本地文化。Andy也意识到,与印尼合作伙伴沟通时,使用母语或让懂印尼语的华人翻译更为高效,以避免沟通障碍。

在印尼市场,真正的本地化不仅仅是引入国际IP,更要深入理解这片土地上的沟通密码。从商品设计到商务谈判,中国品牌需要充分了解印尼人的习惯和消费理念,才能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变,成为印尼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欧美品牌融入中国人生活那样。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