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这家历史悠久的日化企业,在2024年的财务报告中披露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数据:全年收入下滑至56.79亿元,同比减少了13.93%,并且遭遇了20年来的首次净亏损,金额高达8.33亿元,同比降幅超过两倍。
这一亏损的罪魁祸首,是公司此前收购的婴童护理品牌——汤美星。汤美星在2024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滑了11.49%和880.18%,至14.17亿元和7.14亿元。更糟糕的是,由于汤美星的经营不善,上海家化不得不计提了6.13亿元的商誉减值,对公司的整体业绩造成了沉重打击。
在4月25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上海家化的首席财务官罗永涛坦诚地表示,汤美星的经营结果确实未达到预期的业务规划。但公司并未因此气馁,而是迅速采取了行动,更换了管理层,并重新规划了汤美星的业务增长目标。令人欣慰的是,从今年一季度的经营情况来看,汤美星的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增长,达到了预定目标。
然而,上海家化的整体基本面仍然面临挑战。公司的两大产品线——美妆和个护,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以六神、美加净为代表的个护线收入下滑了3.42%,而以玉泽、佰草集等品牌为主的美妆线收入降幅更是接近30%。这一业绩下滑,是公司整体变革带来的短期承压结果。
为了应对挑战,上海家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公司主动降低了线下百货渠道的社会库存,并关闭了一些不盈利的店铺。另一方面,线上经销商代理模式向自营模式的转变,以及线下销售部架构的调整,也对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上海家化的CEO林小海表示,截至今年3月,公司已经基本解决了历史问题,将轻装上阵,并完成了对核心品牌的统一梳理。
为了提振业绩,上海家化在2025年采取了三项新举措。首先,公司推出了多款新品,如玉泽的第二代屏障修复面霜等,这些新品在一季度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其次,公司聚焦兴趣电商等线上平台,同时也不放弃线下渠道。林小海认为,虽然线下市场整体规模有所萎缩,但O2O模式下的新渠道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是上海家化未来进军的领域。目前,公司正与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即时零售平台进行深度合作,以拓展O2O业务。
最后,上海家化加大了对品牌建设的投入。尽管2024年的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高达47%,但公司计划在今年保持销售费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同时压缩线上、线下渠道的销售费率,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品牌建设中,以提升品牌形象。
上海家化正通过一系列变革和创新,努力摆脱历史包袱,重回增长轨道。未来,公司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