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零食折扣店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看似繁荣的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隐忧与挑战。以鸣鸣很忙为例,这家在短短三年内门店数量激增300%的零售新星,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据了解,鸣鸣很忙在2025年已拥有超过1.5万家门店和33座物流中心,但其业绩却并未如预期般持续攀升。相反,零售额虽达到555亿,净利率却不足3%,这一数据无疑给其“薄利多销”的战略泼了一盆冷水。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门店的临期商品占比高达30%,导致损耗严重,毛利率大幅下滑。为了清库存,加盟商不得不以“骨折价”甩卖商品,这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还陷入了恶性循环。
某三线城市加盟商透露,尽管总部每单补贴5元,但他为了留住顾客,不得不私自降价8元,结果一个月下来亏损了12万。白牌商品虽然毛利率高,但质量投诉率却飙升了40%,复购率也大幅下降。这种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的低价策略,让鸣鸣很忙的品牌价值逐渐被透支。
除了商品质量问题,鸣鸣很忙在供应链管理上也存在诸多漏洞。随着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鲜食SKU占比从5%飙升至25%,但冷链覆盖率却不足30%。这导致冻品断链率高达18%,顾客投诉频发。某加盟商表示,夏天冰激凌到店就化,顾客投诉到总部后直接被拉黑,这无疑加剧了加盟商与总部之间的矛盾。
资本圈对零食折扣店的看法也日益谨慎。某头部机构投资人直言,供应链漏洞百出、临期商品占比过高的门店,净利率将大打折扣。价格战也导致行业毛利率普遍下降,鸣鸣很忙的毛利率已从22%降至1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财务状况方面,鸣鸣很忙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天眼查公开数据及2025年Q1财报显示,公司现金流净流出8.7亿元,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45天。这意味着品牌正在用供应商的钱来补贴加盟商,这无疑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鸣鸣很忙开始寻求破局之道。在供应链方面,公司计划砍掉溢价、控制品质,提高自有品牌占比,降低代工产品比例。同时,公司还计划建设区域仓、缩短配送半径以降低物流成本。在数据化选品方面,公司将利用1.26亿会员数据进行精准预测,以降低临期商品占比和损耗率。
在品牌升级方面,鸣鸣很忙决定告别低价依赖,学习山姆会员店等高端零售品牌,靠品质和服务赚取溢价。同时,公司还将加强加盟商培训和服务,提高复购率。公司还将搞差异化竞争,拓展产品线,提高客单价。
然而,对于鸣鸣很忙来说,这些举措能否真正解决其面临的问题,尚需时间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零售业并非“跑马圈地”的游戏,而是需要“精耕细作”。只有真正认识到扩张与供应链稳定性、低价与品质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让加盟商赚到钱,让消费者满意,让品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