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深谷电价难解光伏困局,新能源消纳能力待提升

   时间:2025-04-23 20:52:04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山东省近日宣布了一项旨在优化电力市场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大举措——实施“五段式”分时电价改革。此改革方案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引入了全国首创的“深谷电价”时段,即在每日光伏发电高峰的11:00至14:00期间,电价将降至每度0.2元,较之前标准再降5分钱。

山东省作为全国光伏第一大省,其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高达8000万千瓦。春秋两季,特别是中午时段,新能源发电出力显著,但消纳难题也随之凸显。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表示,通过设定深谷电价,价格最大下浮可达90%,旨在引导用户调整用电时段,主动吸纳多余的新能源电力,预计2024年可因此增加新能源消纳量23亿千瓦时。

此改革迅速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山东省的分时电价政策,将一天划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各时段电价差异显著。以2025年4月为例,低谷时段(含深谷)电价为每度0.35元至0.25元不等,而高峰时段电价则高达每度1元至1.2元。如此巨大的电价差距,形成了强有力的经济杠杆,鼓励用户“错峰用电”,以减轻电网负担。

对于用电大户而言,这一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例如,东营市一家大型轮胎制造企业,年用电量近4亿度,通过调整生产流程,将高能耗环节转移至低谷和深谷时段,预计每年可节省电费8000多万元。同时,为鼓励电动汽车错峰充电,山东还针对个人充电桩设置了低谷时段优惠电价,进一步推动了电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然而,对于光伏电站而言,深谷电价的实施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光伏大发时段,电站本应获得较高的发电收益,但如今却面临电价骤降的困境。与燃煤基准电价相比,深谷电价几乎腰斩,使得光伏电站的盈利空间大幅压缩。加之新能源装机渗透率快速提升,发电量占比却未能同步增长,导致新能源收益难以保障。据山东光伏协会透露,目前该省光伏电站中,仅有少数能够实现盈利。

山东省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全国新能源消纳难题的一个缩影。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持续攀升,如何提升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道难题。德国的经验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德国采用分布式新能源与平衡单元相结合的模式,每个平衡单元负责预测并平衡本区域内的电量和负荷,有效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

相比之下,我国的新能源消纳主要依赖大电网,而传统的大电网调度模式并不适应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因此,要提升系统消纳能力,就必须对传统电网进行改造,赋予底层电网单元自平衡分布式新能源的权责。只有这样,才能在装机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下,实现新能源的量价平衡,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