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农夫山泉:红绿博弈下的守城与突围

   时间:2025-04-23 19:50:26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从诸暨乡村的朴实农民到国民瓶装水品牌的领军人物,钟睒睒的人生轨迹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励志小说。他创立的农夫山泉,一度被誉为“日不落生意”,稳健的步伐踏过了一个又一个行业高峰。

然而,进入2024年,农夫山泉这艘行业巨轮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浪。全年营收微增0.5%,净利润增幅也微乎其微,尤其是下半年,营收同比下降6.7%,净利润下降3.8%。这一连串的数据,无疑给农夫山泉敲响了警钟。

作为农夫山泉的“定海神针”,瓶装水业务曾是支撑其持续扩张的坚强后盾。但如今,这一业务却未能跟上整体增长的步伐,与茶饮业务的迅猛崛起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反差,不仅暴露了农夫山泉在瓶装水市场上的困境,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瓶装水业务陷入困境的同时,农夫山泉的茶饮品业务却异军突起。2024年,东方树叶所代表的茶饮品业务营收首次超越瓶装水业务,成为农夫山泉的新支柱。这一转变,虽然揭示了包装饮用水业务的短板,但在一众下滑业务面前,茶饮品业务32.3%的同比增长无疑是一抹亮色。

然而,东方树叶的辉煌背后并非没有隐忧。茶饮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从老牌饮品品牌到新兴强势玩家,再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锐品牌,都在争夺这块蛋糕。为了争抢市场,新兴品牌们使出了浑身解数,铺货策略异常生猛。在这种背景下,农夫山泉的茶饮品业务虽然依然稳居市场头部,但增速已出现放缓。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夫山泉并未坐以待毙。他们推出了1.5L装的东方树叶,试图抓住“水替”需求。这一举措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产品供不应求,迅速脱销。然而,从长远来看,东方树叶的产品迭代策略终将面临天花板。单一的产品线需要应对市场上千变万化的SKU竞争,而大瓶装这一性价比手牌也几乎已出尽。

为了应对挑战,农夫山泉开始从多个层面进行布局。他们投资初制茶厂、收购水源地等隐性投入旨在提升公司整体系统能力。同时,全球化战略也悄然浮出水面。钟睒睒表示,农夫山泉将进军海外市场,目标是发达国家的茶饮市场。这一举措显示了农夫山泉的雄心壮志,但也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然而,对于业绩承压的农夫山泉而言,茶饮品业务的辉煌并不能替代“卖水”这一品牌根基。拯救急剧下滑的包装水业务,避免其进一步滑坡,才是当务之急。为此,农夫山泉需要找准问题所在,拿出更有效的解法。

回顾过去,农夫山泉的增长放缓并非偶然。除了外部舆论风波的影响外,自身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快消行业这个基层流动性极高的环境下,农夫山泉的狼性文化虽然推动了企业的进取,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业务员过于“努力”的行为让一些店主感到不满,甚至影响了农夫山泉的品牌形象。

农夫山泉在瓶装水业务上的策略也值得反思。他们推出的绿瓶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竞争对手,但也削弱了自身在天然水品类中的利润空间。这一策略不仅未能带来预期中的市场增量,反而暴露了低利润、高库存等问题。

面对困境,农夫山泉需要找到红瓶水和绿瓶水之间的平衡点。只有在保持天然水品类优势的同时,合理布局纯净水市场,才能摆脱自我内卷的局面,唤醒略显疲惫的身躯,从而走得更好、更远。

在这场守城之战中,农夫山泉不仅需要应对外部竞争者的围剿,还需要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在这场长期拉锯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农夫山泉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他们在茶饮市场上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东方树叶的成功不仅为农夫山泉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农夫山泉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不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当然,市场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农夫山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更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