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巨头京东与美团相继宣布,将为旗下骑手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此举标志着长期备受关注的外卖骑手社保问题即将迎来实质性解决方案。
2月19日,京东率先发声,表示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保险及健康医疗险。紧接着,美团也紧跟步伐,宣布计划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此前,京东刚刚踏入外卖服务领域,而饿了么则表示,早已启动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并将加速推进骑手的全方位保障。
这一系列公告发布后,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至2月20日港股收盘,美团(03690)股价跌幅超过6%,阿里巴巴(09988)下跌2.58%,京东集团(09618)也微跌0.32%。市场对外卖平台增加骑手社保成本的担忧显而易见,尤其是美团,作为行业领头羊,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长期以来,外卖骑手的社保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的焦点,频繁登上热搜。此次两大平台的举措,虽短期内对股价构成压力,但长远来看,或将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新起点。
美团在公告中特别强调“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其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也在内部回应中表明,履行社会责任不应以竞争思维考量,若整个行业都能跟进,将是行业之幸。京东则通过强调人情味和兄弟情,展现其在骑手福利上的决心,京东物流自创立之初即为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此次更是率先为外卖骑手提供全面保障。
在全球范围内,灵活用工模式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都是个难题。从网约车到外卖行业,各国都在探索如何界定平台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随着新业态的兴起,骑手等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监管政策的出台也加速了这一进程。
近年来,从《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到“六成以上外卖骑手没有社保”登上热搜,外卖骑手的生存状态和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成为舆论热点。为此,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头部平台企业履行用工责任,保障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美团与京东的举措,不仅是对政策要求的响应,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据美团研究院数据,2023年美团平台上有约745万有接单收入的骑手,其中全年累计接单260天以上的稳定骑手约82万人。假设社保费率为工资的30%,美团一年需为这约100万稳定骑手缴纳的社保费用将达到数百亿元。尽管存在诸多变量,如各地社保基数、骑手意愿等,但这一数字无疑显示了企业所需承担的巨大成本。
京东方面,其外卖配送主要由旗下达达的众包骑手完成,年活跃骑手数量约130万。若按一定比例计算稳定骑手数量,并结合刘强东提及的每月社保成本,京东一年在骑手社保上的投入也将达到数十亿元。尽管存在调节空间,但这一成本增加对平台的运营无疑构成挑战。
然而,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尤其是蓝领群体的日益稀缺,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已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特斯拉、小米等企业在工厂招聘中开出的高薪福利,无疑为外卖平台提供了借鉴。在即时零售领域,拥有一支稳定且服务可靠的骑手队伍,将成为决定平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尽管短期内社保成本的增加可能带来压力,但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