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一场聚焦“2025中国经济展望”的高端对话活动中,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享了他对当前中国居民储蓄状况的深刻见解。他指出,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居民的储蓄总额已经攀升至惊人的149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凸显了巨大的经济潜力,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有效“激活”这部分储蓄以促进消费的新课题。
李迅雷分析,近年来,尤其是过去四年间,中国居民的储蓄增长势头迅猛,形成了显著的超额储蓄现象。他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有着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房价的下跌,原本预期用于购房的资金被“锁”在了储蓄中,未能转化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动力。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平淡表现也加剧了这一趋势,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赎回增多,使得大量资金回流至银行储蓄。
李迅雷进一步指出,原本市场期望的是,当楼市资金流出时,能够流入股市,从而激活资本市场并提振消费。然而,现实却是这些资金大多转化为了银行存款,未能如愿地流动起来。
面对这一现状,李迅雷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要提振消费,不能仅从消费本身出发,而应从更宏观的内循环角度入手。他强调,稳住楼市是激活储蓄、促进消费的关键一环。一个稳定的楼市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投资信心,进而拉动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消费,如钢筋、水泥、建材、家电等。这样,整个社会经济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然而,李迅雷也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偏弱,成为了国内大循环中的一个“堵点”。因此,他呼吁政策制定者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稳定楼市,从而打通这个“堵点”,让储蓄资金能够顺畅地转化为消费动力。
此次对话活动是在全国“两会”前夕推出的重磅系列节目之一,旨在围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外贸外资、股市楼市等多个民众关切的经济领域,邀请知名经济学家进行前瞻分析和建言献策。李迅雷的发言无疑为这一重要议题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