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王中国特许经营权迎来重大变动,RBI集团宣布已近乎完全收购原特许经营商TFI所持股份。
近日,汉堡王品牌持有方RBI集团发布消息,通过一系列交易,其旗下一家子公司现已持有汉堡王中国接近100%的股权。这一变动标志着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或将迎来重大调整。
RBI集团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本地合作伙伴,以投资和运营汉堡王在中国的业务。这一举措与RBI的全球战略相符,即通过与经验丰富的本地餐饮运营商合作,保持以特许经营为主的商业模式。
回顾过去,TFI自2010年从RBI手中接过汉堡王中国市场的主特许经营权和独家开发权以来,虽持有长达20年的授权期限,但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未如预期般迅猛。自2005年汉堡王在中国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其开店速度远落后于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两大洋快餐巨头。
数据显示,截至某时间点,汉堡王在中国的在营门店数仅为1558家,而肯德基和麦当劳则分别有7640家和11085家门店。这一差距无疑给汉堡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追赶竞争对手,汉堡王曾设定每年在中国市场新开200家餐厅的目标。然而,尽管在2023年开出约400家新店,使门店总数超过1700家,但此后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增长停滞,甚至有所回落。
RBI集团对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显然并不满意。RBI的CEO Josh Kobza曾表示,尽管汉堡王在中国拥有接近1600家门店且盈利,但增速不足,影响了RBI的整体业绩。因此,RBI决定调整策略,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事实上,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之路一直充满挑战。当汉堡王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时,肯德基和麦当劳已经在中国深耕多年,拥有广泛的品牌认知度和忠实消费者群体。这两大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运作也相当成熟,无论是团队管理、产品研发还是供应链管控,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比之下,汉堡王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都相对较小。其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而在下沉市场的布局明显不足。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汉堡王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不足15%。
除了市场布局的挑战外,汉堡王在中国市场还面临着价格战的压力。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纷纷打出“性价比”牌,汉堡王也被卷入其中。为了保持竞争力,汉堡王推出了多项优惠活动,如“天天9.9元”和“6元起早餐”等。然而,这些优惠活动对汉堡王的成本和利润构成了严峻考验。
汉堡王首席营销官曾表示,9.9元的价格近乎“疯狂”,无法保证利润。同时,对于加盟商来说,价格战越激烈,其回本周期就越长。因此,如何在保证订单量的同时维持经销商利润,成为汉堡王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在此背景下,RBI集团决定调整汉堡王在中国的经营策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以加速市场扩张。然而,在当前市场资源已经被竞争对手抢占殆尽的情况下,RBI手中的谈判筹码显然有限。
未来,汉堡王能否在中国市场实现逆袭,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汉堡王需要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和更强的本土化运营能力来应对市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