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DeepSeek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多家金融机构和科技巨头纷纷宣布接入这一平台,使得量化背景深厚的DeepSeek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愈发显著。
然而,在这场变革中,不同的企业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对于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接入DeepSeek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它们无需再承担高昂的投入便可涉足AI赛道。然而,对于那些已经转型AI的科技金融公司来说,却面临着自研AI尚未站稳脚跟,行业风向已变的尴尬局面。
据传,马上消费、中信消金等机构正积极推进接入DeepSeek。对于马上消费而言,这一决策显得尤为微妙。若不接入,似乎意味着与时代脱节;但若接入,过去自研的天镜大模型则可能失去其独特性。面对这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浪潮,马上消费选择接入DeepSeek,既是对市场的回应,也是对股东的交代。然而,随之而来的业务考验也愈发严峻。
DeepSeek在金融科技的落地,犹如平行宇宙中的马斯克宣布星舰科技开源,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在这个新时代里,金融行业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DeepSeek的出现,使得中小银行打造垂域落地应用的门槛大幅降低,业务人员甚至都能基于DeepSeek搭建应用。金融科技从昔日的“九阳神功”变成了如今街头巷尾皆可获取的“辟邪剑谱”,AI的普惠之意得到了现实体现。
从实际尝试来看,将DeepSeek的推理模型集成到银行风控系统中,效果显著。例如,苏商银行通过蒸馏技术优化反欺诈模型,使得欺诈风险标签准确率提升了35%。这一成功案例无疑为后续更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跟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当银行开始自主部署AI大模型时,那些以“赋能”为卖点的科技金融平台却陷入了困境。客户纷纷开始自研AI,这些平台后续如何获客成为了一大难题。以马上消费为例,天镜大模型的核心卖点在于AI能力,但随着DeepSeek的普及,天镜大模型的独特性不再,获客难度无疑将大幅增加。
马上消费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并在去年12月公布了大模型天镜2.0,声称已服务超2亿用户、覆盖8大应用场景。然而,天镜2.0发布后不久,DeepSeek便横空出世。面对DeepSeek的私有化部署和强大交互能力,一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可能会选择放弃天镜,转而选择DeepSeek。这对于马上消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用户层面来看,被分流的情况大概率会出现。有分析预测,到2026年,30%的消费金融决策将由边缘计算设备本地化完成,响应时延将降至80ms以内。这意味着,一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可能会选择本地化部署DeepSeek来完成部分场景服务,从而减少对外部科技金融平台的依赖。
对于马上消费而言,如何重新找到一个让中小银行及各金融机构付费的理由成为了当务之急。从应用端来看,天镜大模型覆盖的营销获客、风险审批、客户运营等场景,在DeepSeek面前性价比显得较低。因此,如何围绕差异化作出新的付费利益点,成为了马上消费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DeepSeek在金融应用端的快速渗透也给了马上消费等科技金融平台更小的转型窗口期。坚守天镜大模型意味着新版本发布就会落后;而完全转身投入DeepSeek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这一局面并非马上消费转型战略方向有误,而是AI行业杀出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DeepSeek。
然而,这也是创新者必须面对的一种常态。科技企业转型路上最难的就是路走到一半时赛道变了。对于独角兽公司来说,抗风险能力差但又必须去创新。要么像过去的苹果那样用创新颠覆同行并赚得盆满钵满;要么就像今天的DeepSeek一样横空出世并书写一个时代。但无论如何,创新都是必要的。
转型是有风险的,这一点马上消费一清二楚。从做生意的角度来看,马上消费的转型之路本就是从挣钱的赛道换到了一个相对不挣钱的赛道。然而,消金业务的合规问题使得它们必须转型服务B端。而服务B端最有想象力的还是AI大模型。但如今,DeepSeek已成为了一个直观的参考标的和评价标准。
对于马上消费和其他金融大模型而言,最后能否成功落地并找到自己的应用市场关键在于成本。前期投入的研发有多少能够转化为生产成本并带来回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便DeepSeek降低了落地成本,但客户的付费能力却也在下降。在低利率环境下,金融机构和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
尽管DeepSeek确实很火,但能否真正实现成本替代并让客户心甘情愿付费还未经过验证。同时,大规模应用后金融AI科技能否盈利也是一个未知数。DeepSeek带来的降本效应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从目前的应用来看,很多ToC平台接入DeepSeek后仍在亏损。因此,对于马上消费这类B端金融科技平台来说,如何挣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但马上消费仍需要务实应对。其放贷业务仍是挣钱的底气所在。去年上半年营收77亿、净利润10.68亿,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自营业务即放贷。尽管放贷会面临一系列合规问题,但好歹是个挣钱的生意。随着各类补贴的下场和消费市场的升温,这一业务能否挖掘出更多增量可能才是马上消费未来业绩的看点。
在这场金融科技的变革中,DeepSeek无疑成为了引领者。然而,对于马上消费等科技金融平台来说,如何在变革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盈利模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并勇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也需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利用DeepSeek等平台提升自身金融科技水平。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并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