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卖市场迎来了新的竞争浪潮,抖音与京东相继高调宣布进军这一领域,引发了餐饮商家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新平台的涌现无疑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可能带来的“红利期”。然而,面对美团和饿了么这两大早已稳固市场的巨头,新入局者能否顺利站稳脚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新外卖平台想要通过短期的补贴和促销活动迅速提升订单量,并非易事。百度外卖、滴滴外卖等先例表明,在两大巨头的夹击下,新平台往往难以绕过“有限供给”和“峰值即配”这两大难关。即便是抖音外卖联合饿了么、京东外卖的大举进攻,也未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性增长。
数据显示,抖音外卖在2023年初的日均订单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尽管在五一假期前夕因消费者囤预售券和平台补贴政策的影响,订单量一度攀升至十万以上,但随后又迅速回落。京东外卖的情况也类似,其非餐饮类订单量相对稳定,而餐饮外卖订单量则在特定活动期间达到高峰,补贴降低后又迅速下降。
相比之下,美团的即时配送订单数则显得尤为亮眼。2024年第三季度,美团的即时配送订单数达到71亿笔,日均订单量近7800万单,其中餐饮外卖占比高达80%。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美团在外卖市场的领先地位,也进一步加大了新平台与之竞争的难度。
“有限供给”是新外卖平台面临的首要难题。餐饮商家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范围有限,无法像工业化生产的实物商家那样通过增加生产线和作业时间来快速提高产量。餐饮商家大多依托实体店经营,服务范围受限,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大规模的外卖需求。因此,新平台很难通过大促等方式迅速提升订单量。
另一方面,“峰值即配”也是新平台难以跨越的鸿沟。外卖市场每天都处于“峰值消费”状态,要求平台在短时间内实现商家和骑手的精准匹配,确保订单准时送达。这需要平台投入大量的技术和资金,建立强大的线下运营体系和派单、调度系统。然而,这对于新平台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巨头也在不断优化自身的技术和服务。美团通过多次算法公开,从调度机制、配送时间、骑手关怀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和骑手效率。饿了么也逐步调整骑手预估送达时间,避免过度追求时速,并在特殊场景下对骑手进行特殊考评处理。
然而,即便如此,新外卖平台想要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有限供给”和“峰值即配”的双重压力下,新平台不仅需要解决供给难题,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升级系统、招募骑手和提升配送效率。这对于现有的竞争格局和各大平台的增长及盈利压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此,尽管新外卖平台的涌现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但想要在短期内实现突破性增长,仍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未来,外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谁能在这一市场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