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正在悄然改变各行各业,其中,公务员考试的备考领域也迎来了AI技术的深刻影响。2025年春节期间,一款名为DeepSeek的AI大语言模型迅速走红,让人们亲眼见证了AI技术的最新进展。
春节期间,用AI答题、创作文学作品成为了一股潮流,而DeepSeek更是凭借精准的“算命”功能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AI的用途远不止于此,不少考生开始利用AI大语言模型处理备考中的严肃任务,他们亲切地将DeepSeek、Doubao、ChatGPT等产品称为“DS老师”、“豆老师”、“GPT老师”。
公务员考试考生成为了AI技术的忠实拥趸。从制定学习计划、应对心理挑战,到寻找问题答案、解释疑惑、撰写面试稿,AI大语言模型几乎成了他们的学习伙伴。部分年轻人因对AI领域本就充满兴趣,自然而然地加入了AI备考的行列。
大学生大金便是其中之一。早在2023年,他便开始接触Doubao、文心一言等AI大语言模型,甚至用它们完成了多门课程的作业。决定考公务员后,高昂的培训班费用让他选择了自学,依靠AI大语言模型刷题、核对答案。尽管有些回答不够精准,但大金总体满意,毕竟他的目标是降低成本。
还有一些考生则是在外界因素推动下选择了AI备考。在职备考的小月,在DeepSeek走红后,专门花了一整天时间研究如何使用这款工具,最终发现了两个主要应用场景:整理热门资料和生成面试逐字稿。以往需要耗费整个晚上的任务,现在借助AI大语言模型只需20分钟即可完成。
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或许是最先感受到AI大语言模型冲击的领域之一。今年2月初,知名面试辅导专家“老夏”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的丧钟》的文章,鼓励考生积极拥抱AI。该文迅速在微信上获得超过10万次阅读,在小红书上收获1.2万个点赞,评论区大多表示赞同。
全职备考三年的悠悠,在看到老夏的文章后,也开始用AI练习面试。在对比了市场上的多款AI大语言模型后,她最终选择了Doubao和DeepSeek。前者具备语音交互功能,后者则在深度思考方面表现突出。更重要的是,这两款工具都能提供清晰、全面、结构化的回答,作为参考非常有价值。
然而,这些工具也并非完美无缺。悠悠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DeepSeek频繁提示“服务繁忙”,数据库陈旧,2023年后未更新内容,且无法展示敏感话题相关内容。而Doubao的内容生成质量参差不齐,高度依赖精确指令。
在小红书上搜索后,她发现这些问题普遍存在。用户们大多建议对比多款AI大语言模型,取其精华,合成最终答案。
但根据多位用户的反馈,没有人因为这些问题而放弃AI工具,重回传统、耗时的手动备考方式。
不仅考生们抓住了AI带来的机遇,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同样如此。行业内的三大巨头——中公教育、华图教育、粉笔科技,纷纷推出了AI相关产品。
粉笔科技和中公教育分别在2024年底和2025年2月,将自主研发的AI大语言模型与DeepSeek进行了融合。事实上,它们的AI之路开始得更早。从2023年起,这三家公司便在财报中显著提及了对AI技术的投资和应用。粉笔科技董事长张小龙当年便强调:“粉笔投资AI并非跟风,公司在ChatGPT问世前便拥有一支高水平的AI算法团队。”
到2025年,三家公司已推出至少两款AI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教学、答题、面试反馈等方面。
2023年,中公教育推出了AI智能系统班,采用虚拟数字讲师授课和答疑;华图教育则推出了“千人千面面试AI”课程,结合人工与AI进行面试备考。2024年,粉笔科技将AI教师大模型“粉笔头”和“高端面试AI反馈”功能集成到APP中,华图教育推出了“AI面试反馈”产品,中公教育则打造了子品牌“中公AI就业”,推出了AI就业大模型,以及AI就业直通卡和AI就业学习机两款实体产品。
后起之秀也在紧追潮流。同样从事公务员考试培训的高顿教育、园丁教育等公司,也相继推出了AI产品,强调其在市场中的“存在感”。
对于考生而言,AI或许只是备考过程中的一部分,但对于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来说,AI却是关乎生存的希望。
过去几年,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一直处于高压之下。尽管疫情后,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情不减,但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并未一帆风顺。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公司是在还债。这引出了一个关键词:“协议班”。报考此类课程的考生,若考试未通过,可获得部分退款,但学费通常是普通课程的五倍,甚至超过数万元。
2010年,中公教育率先推出这一模式,华图教育于2011年跟进,粉笔科技则在2018年加入。类似链家通过服务突围,中公教育也受益匪浅,连续多年在市场份额、营收、净利润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远超第二名。
到2017年,其“保过班”在面授课程中的占比从59.02%升至73.75%。当年,中公教育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6%和60.55%。
然而,这一模式也是双刃剑。
“保过班”的“不过退费”模式对现金流要求更高。疫情打乱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的线下培训业务,带来的压力远大于收益。以中公教育为例,其退费率从2019年的44.14%升至2021年的68.46%,经营现金流从2019年的净流入24.74亿元转为2021年的净流出40.98亿元。
或许是为了减少损失,中公教育在2021年底取消了所有全额退款产品。
但受退款周期等因素影响,这一举措并未立即反映在财务数据上:中公教育的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81.67%升至2023年的92.06%。
因此,尽管华图教育和粉笔科技在2023年逐渐从疫情中恢复,中公教育依然“病重”。其2023年营收为30.86亿元,不到2020年营收的三分之一。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亏损23.7亿元、11.01亿元和2.09亿元。
到2024年7月,中公教育的市值已跌至85.73亿元,较2020年11月的峰值2658.15亿元缩水95%。
不出所料,它也失去了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在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净利润等指标上,中公教育均落后于粉笔科技和华图教育。
另外两家公司同样不好过。2024年上半年,华图教育的资产负债率仍为80.55%。粉笔科技作为新晋“领头羊”,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亏损,其中两年亏损超过20亿元。直到2023年才扭亏为盈,但营收仍比2021年的峰值低4亿元。2024年上半年,粉笔科技的营收同比下降3.1%。粉笔APP的月活跃用户数(MAU)增长放缓。从2019年至2023年,粉笔APP每年新增MAU超过100万,但随后半年内增加不到13万。
在这片艰难的市场中,AI带来的新希望无人敢忽视。然而,AI对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运营状况的改善,目前仅体现在降低成本方面。
即便是被视为行业内最早、最积极拥抱AI的粉笔科技,其财报中显示的AI应用效益也仅限于降低培训服务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原因在于,这些AI产品更多提升了公司效率,而非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粉笔科技内部大语言模型发布活动上分享的数据为例:引入AI教师后,粉笔科技高端班辅导老师能同时服务的学生数量从约40人增至150人,效率提升275%。
从学生角度看,三大巨头中,粉笔科技的技术优势最为明显。其AI面试评估功能在社交媒体上广受好评,优势包括:评价维度客观全面、反馈高度贴合公务员面试要求、能根据学生回答提供优化示例。
但缺点同样明显:
一是每节29元的价格让不少潜在用户望而却步;二是学生根据系统建议优化表现达到一定水平后,很难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AI只能评估标准化指标,无法真正评价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或仪态——这往往是公务员面试的核心。
至于华图教育的AI面试评估产品,价格不到粉笔科技的四分之一,但用户基数极小,目前销量不足400,现阶段几乎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