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银消费金融:从盈利到亏损,合规困境下能否重现辉煌?

   时间:2025-02-20 18:51:56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消费金融,曾经以其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先发优势,在消费金融行业中独树一帜。然而,近年来,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却急转直下,特别是在2024年上半年,首次出现了中期亏损,成为同期唯一陷入亏损的消费金融公司。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的营业收入为35.81亿元,同比下降了3.84%,而净利润更是亏损了3.06亿元,同比降幅高达208.51%。这一业绩的急剧下滑,标志着公司自成立以来首次遭遇了中期亏损的困境。

追溯至2021年,中银消费金融的盈利能力就已经开始走弱。从2021年的8.53亿元净利润,到2022年的6.32亿元,再到2023年的5.37亿元,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更是直接转为了亏损状态。这一连串的数据背后,是不良资产的持续攀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不良贷款的余额从2021年的15.4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4.95亿元,不良贷款率也从2.94%上升至3.47%。为了应对这一压力,中银消费金融不得不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力度,但这却进一步侵蚀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23年,公司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59.29亿元,占到了营业收入的75.47%。

除了业绩下滑,中银消费金融还面临着合规问题的严峻挑战。2024年,该公司因合规管理漏洞连续两次被监管机构重罚。其中,7月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12月又因“投诉管理不到位、合作机构管理失职、催收行为不当”被罚款90万元,相关责任人受到警告处分。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中银消费金融旗下“新易贷”产品的投诉量高达3570起,主要涉及暴力催收、高额利息和合同条款不透明等问题。这些投诉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还引发了大量的法律诉讼。数据显示,自2021年至2024年,中银消费金融涉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均超过1万起。

在资本充足率方面,中银消费金融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盈利能力下降,公司的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已经逼近监管要求的红线。为了缓解这一压力,中银消费金融不得不加速清理不良贷款,并在2024年内发行了金融债券、向股东及关联法人融资,以及向中国银行借款。

然而,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资金紧张问题,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中银消费金融已挂牌83期个贷不良资产包,涉及资金12.56万笔,未偿本息总额高达124.39亿元。这些不良资产的折扣率平均仅为9.91%,部分资产甚至低至1折。

面对困境,中银消费金融在202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管理层调整。新领导团队均来自中国银行体系,显示出中国银行对中银消费金融的直接干预。然而,这一调整并未能立即带来业绩的改善,反而暴露了公司内部的不稳定性。

新管理层面临着四大挑战:如何降低不良贷款率、如何恢复稳定增长、如何改善催收方式、以及如何提升资本补充能力。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新领导团队的智慧和勇气,也关系到中银消费金融的未来走向。

中银消费金融从曾经的“吸金王”到如今的亏损状态,从行业标杆到被监管重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该公司能否走出困境,重拾昔日辉煌,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