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近日在外卖行业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引发了广泛关注。传闻已久的京东外卖业务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零佣金模式,挑战着现有的外卖市场格局。
早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则消息,称京东即将进军外卖市场,并且抽佣率低至5%,相较于美团外卖高达30%的抽佣率,这一消息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美团后来澄清其实际商户佣金率为6%-8%,但京东外卖的动态依然备受瞩目。
就在大家以为这一事件会逐渐平息时,京东在2月11日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了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京东外卖将对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这一消息如同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将外卖行业的竞争推向了新的高潮。
自2015年以来,中国的外卖市场主要由美团和饿了么两大巨头主导。美团不仅在外卖领域深耕细作,还积极拓展社区团购、线上零售、本地生活、出行租赁等多元化业务。然而,随着互联网平台增量触顶,各大平台开始跨界竞争,寻求新的增长点。
抖音布局本地生活,淘宝涉足社区团购,京东也在2024年试水餐饮外卖业务。尽管起初进展缓慢,但京东外卖零佣金的传闻却愈演愈烈。据知情人士透露,京东外卖初期的佣金率确实在5%左右,但相较于美团的优势并不明显,因为入驻商家数量有限,骑手订单量不足。
然而,这一切在2月11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京东外卖正式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商家全年免佣金。这一颠覆性的举措直接将外卖行业的暗战推向了台前。
在京东APP内,“外卖”板块已经悄然上线,虽然目前还嵌入在“秒送”业务中,但背后依托的是达达集团近万名配送员的强大调度系统,以及京东零售多年积累的本地生活服务经验和供应链支持。这一切都在预示着,京东外卖绝非小打小闹,而是有着深远的布局和野心。
京东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招募计划只针对“品质堂食餐厅”,旨在助商家获益,共同推动外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句话无疑是对同行的三重打击:质疑外卖食品质量、指责高抽佣压榨商家、批评行业内卷严重。
京东的“零佣金”模式并非简单的价格战,而是对当前平台经济底层逻辑的一次重新定义。当行业龙头依靠流量霸权坐收“数字税”时,京东正在用价值重构来开启一场革命。数据显示,美团的核心收入中,佣金收入和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占比超过60%,这两项收入的增长都相当可观。然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外卖生意越来越卷,小老板们赚钱越来越难,还得花费大量广告费在平台上。
京东选择此时以“零佣金”入局,无疑是在声势上帮商家们出了一口气。同时,也是对当前平台经济的一种挑战和反思。京东发力即时配送业务已久,从京东到家改名京东小时达,再到京东秒送,两度改名透露出京东进军外卖的迫切心情。
京东做外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京东拥有自营配送团队——达达,已经作为本地闪送服务商运营多年,接入了大量商家。达达集团的即时配送网络覆盖全国广泛区域,日均订单量庞大,这种运力优势转化为配送成本优势,使得京东敢于将运费统一定价5元,而无需转嫁成本给商家。
另一方面,“京东到家”系列业务在送菜上门、送货上门等方面体验一流。现在整合资源增加外卖业务,自然是水到渠成。京东的战略也非常高明,首批邀请的商家定位于“品质堂食商家”,与京东的高端电商、优质服务属性相契合。这些商家本身就有合作基础,现在挂上京东的标签,并没有增加额外成本。
京东的“零佣金”模式借鉴了早期滴滴等平台跑马圈地的套路,先赔本赚吆喝,吸引商家和骑手支持。这一噱头自然吸引了大量苦大平台久矣的商家进驻。同时,京东进军外卖也是对美团的反击。最早做商家“即时配送”业务的是京东,而美团近年来逐步渗透这一业务,与京东、盒马等竞争。尤其是美团推广3C产品即时送达,直接冲击了京东的核心用户群体。
京东外卖的“零佣金”冲击波本质上是平台经济下半场价值觉醒的缩影。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曾痛批行业高佣金现状,表示京东要做价值创造者而非流量生意。这一理念在外卖业务中体现为“零佣金”模式,与传统平台的“流量收费站”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在没有佣金抽成后,商家可以将省下的资金用于菜品升级或包装创新,提升单店利润。
京东外卖要求入驻商家必须拥有实体门店,并通过多种审核方式确保品质。这一策略与别的平台早期的“野蛮生长”截然不同。京东外卖一手“去中间商化”、一手“提外卖质量”,正在倒逼平台重新定位自身价值。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平台的良性竞争也将很快回馈到自身的消费体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