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搜索新纪元:内容平台重塑决策场,AI搜索引领习惯变革

   时间:2025-02-12 16:42:06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搜索领域不断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自1998年谷歌以PageRank算法挑战雅虎的人工目录,搜索引擎便成为了PC时代的信息核心。作为用户需求的高频入口,搜索始终是技术迭代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社交搜索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据统计,小红书在2024年四季度的日均搜索量已达到6亿次。尽管抖音、快手、B站等同样活跃的内容平台也拥有搜索功能,但小红书无疑是最重视搜索功能的平台之一。年初的“TikTok难民”事件更为其流量增长添了一把火。

然而,互联网竞争瞬息万变,看似已成定局的格局往往只是新的开始。小红书通过日均百万发布的“真实经验”笔记,逐步在决策类搜索场景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AI搜索的兴起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量。ChatGPT在上线两年后,月活用户已达到6亿,并于去年底全面开放了搜索功能。AI搜索明星产品Perplexity在精确度方面的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当前的搜索生态中,传统搜索、社交搜索和AI搜索三方势力并行,共同探索着解构与重塑的道路。传统搜索以百度、谷歌为代表,其优势在于实时信息索引,但长期受到广告驱动的商业模式影响。社交搜索如小红书,通过UGC内容构建信息库,以用户使用时长挑战传统搜索的统治地位,但仍受限于垂类覆盖和商业化压力。AI搜索则在技术层面进行了更多改写,尽管面临着回答可解释性、数据合规与盈利模式等多重挑战。

技术的跃迁是明线,而用户的选择则是暗线。随着技术路线的分化,或许不再有统一的“搜索”,只有适应不同场景的“答案引擎”。用户的需求也逐渐从“信息获取”转变为“决策辅助”,传统搜索的信息中介模式亟待更新。

以了解2025年春节档电影新闻为例,传统搜索引擎能实时聚合电影简介、票房记录、最新影评等,展现出其在综合性和时效性方面的优势,尤其在突发新闻、股票行情、赛事直播等场景。然而,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内容平台凭借UGC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

据统计,典型新媒体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微博)在2024年10月的去重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0.71亿,全网渗透率达到85.7%。用户在这些平台上的单日使用时长也显著增加,小红书超过1小时,抖音快手更是接近2小时。

传统搜索与社交搜索在信息源方面相差无几,关键在于用户行为及其影响的停留时长。年轻人更倾向于场景化表达,使用更多情绪符号或实用细节,如“通勤穿搭”“显瘦搭配”等词组,这些长尾关键词与传统搜索引擎的目标索引逻辑存在错位,但正好被内容平台的UGC产出所覆盖。

社交搜索返回的信息更贴近消费链条上的决策环节,而传统搜索更多是“快进快出”式的新闻阅览。广告主越来越不愿为“瞬间注意力”支付高价,商业价值因此迁移至社交搜索平台。然而,社交搜索也面临着商业价值不能侵蚀内容质量的问题。

另一个影响全局的变量是AI可能改写搜索规则。部分AI搜索工具已上线实时联网能力,覆盖部分时效需求,传统搜索的优势窗口期逐渐缩短。技术的颠覆效应让传统搜索和社交搜索都将AI逻辑纳入变革考量。

市场分析公司Gartner曾预测,到2026年,传统搜索引擎的搜索量将下降25%,市场份额将被AI聊天机器人和其他虚拟助理夺走。目前,市面上的AI搜索应用大致分为独立应用和嵌入式工具两类。

独立应用以AI为核心卖点,提供从底层到交互体验完全重构的搜索方式。这些应用能缩短信息链条,直接呈现结构化的自然语言,降低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和认知负担。然而,用户若想进行模糊搜索或评估信源,传统搜索引擎仍是首选。

嵌入式工具则是将AI功能整合到现有搜索引擎或平台中,用户教育成本低,平台还可以调用内生数据优化生成效果。小红书就是一个例子,它在推出站内AI搜索助手后,又将独立AI搜索App点点推至前台。

无论是“补充”还是“改造”,AI搜索都尚未完全革新搜索方式。优点是它可以依托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缺点是技术迭代可能相对保守。AI的上限仍在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力,但在搜索领域,平滑过渡仍是主流。

当前,三方搜索势力都处于商业化的“中间态”:旧模式失效,新规则未确立。传统搜索引擎需要脱胎换骨式的改造,社交搜索必须平衡内容生态与广告密度,AI搜索应用则面临成本高企和盈利模式不明朗的问题。用户的涌入将加速这一系列探索,而搜索的终极形态将是商业逻辑与技术路线的共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