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起,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已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然而这一巨额投资似乎并未在市场上激起预期中的波澜。与之相比,微软自2019年以来向OpenAI投资了超过130亿美元,尽管数额稍低,但百度的投入并未能带来显著的领先优势。
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腾讯等竞争对手在AI领域的动作日益频繁,而阿里巴巴更是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投入总额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李彦宏能否带领百度迎头赶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近期的一次国际活动中,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长向李彦宏提问,关于DeepSeek的火爆是否在百度的预料之中。李彦宏回应称,无法预知创新何时何地会出现,所能做的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然而,李彦宏的内心或许并不平静,毕竟DeepSeek的崛起,让百度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受到了质疑。
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尝试并非没有成果。百度智能云作为百度的王牌产品之一,其AI相关收入在2024年实现了近三倍的增长。然而,与DeepSeek等爆款产品相比,百度似乎缺乏一个能够引领市场的明星产品。百度智能云还面临着来自科大讯飞、阿里云、火山引擎等强劲竞争对手的压力。
除了百度智能云,百度旗下的Robotaxi项目“萝卜快跑”也是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布局。然而,萝卜快跑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有市民反馈称,萝卜快跑的车辆多次停在道路上,影响了交通通行。萝卜快跑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剔除补贴后每公里运营成本仍比传统网约车高出30%-40%。李彦宏也坦言,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如此内卷的情况下,萝卜快跑需要足够低的成本才能实现盈利。
百度在AI领域的布局广泛,旗下还有飞桨、文心大模型、昆仑芯等项目。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百度的压力巨大。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罗伯特·李评价称,百度曾经在中国AI领域占据的领先地位正在迅速被侵蚀,且百度的AI业务总体上仍处于亏损状态。由于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百度AI业务未来三年不太可能扭亏为盈。
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4演讲上表示,百度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不断地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然而,这一表态似乎暴露出李彦宏在战略方向上的模糊性。他未能明确百度在AI领域的具体发力点,而是采取了广泛布局的策略,这导致百度在多个领域都未能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李彦宏在云计算领域的判断失误也为百度的现状埋下了伏笔。早在2010年,当马云和马化腾谈及云计算时,李彦宏却认为那是新瓶装旧酒,没啥新东西。然而,随着云计算市场的快速发展,腾讯和百度在后期虽然推出了云计算业务,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李彦宏长期坚持的闭源策略也在DeepSeek的崛起面前遭遇了挑战。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闭源相比开源更具优势,并将开源称为“智商税”。然而,随着DeepSeek等开源AI产品的火爆,李彦宏不得不改变立场。百度宣布旗下文心大模型将全面免费,并计划于6月30日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这一转变意味着李彦宏对开源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近期,一系列消息也刺激了李彦宏的神经。阿里与苹果就AI业务达成合作,腾讯元宝在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排名飙升,阿里巴巴更是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巨资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消息无一不证明着百度在AI领域的竞争对手正在日益强大。
原本在AI领域后知后觉的腾讯正在强力追赶。在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上,腾讯元宝已经超越了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排名仅次于DeepSeek。这一变化反映出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和布局正在取得显著成效。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百度需要更加明确自己的战略方向,加大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上的投入力度,以在AI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同时,百度也需要更加开放和包容地面对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挑战,以更加灵活和创新的姿态应对未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