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近日公布三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0.59亿元,较去年同期微降0.0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1亿元,同比下降6.83%。在已披露财报的6家啤酒上市公司中,重庆啤酒与百威亚太、惠泉啤酒共同出现营收下滑,但净利润降幅低于百威亚太。
从销售结构看,高档产品(8元/瓶及以上)实现收入77.15亿元,同比增长1.18%,成为业绩主要支撑。其中嘉士伯、风花雪月品牌销量实现双位数增长,乌苏品牌罐装产品通过非现饮渠道拓展保持高速增长。主流产品(4-8元/瓶)收入46.85亿元,同比下降1.66%;经济型产品(4元/瓶以下)收入3.14亿元,同比下滑1.21%。公司表示,主流品类受消费环境变化影响,经济品类则因市场竞争加剧出现波动。
区域市场表现分化明显。西北区作为核心增长极,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7.55亿元,同比增长2.23%;中区营收52.68亿元,同比下降1.53%;南区营收36.92亿元,基本持平。针对现饮渠道持续疲软的情况,公司财务副总裁陈伟豪透露,为保持销量增长,公司加大了销售费用投入,同时有效税负率同比上升,共同导致净利润下滑。
在渠道策略上,重庆啤酒正加速布局非现饮场景。公司近期推出"乌苏精酿大红袍啤酒""山城龙井绿茶精酿"等1L装新品,通过大容量包装拓展家庭消费市场。据内部人士透露,1L装产品目前在非现饮渠道销售表现超出预期,公司计划在包装设计、口味创新等方面持续投入,预计四季度将推出更多新品。
跨品类发展方面,重庆啤酒已正式进军饮料市场。2025年以来,公司陆续推出"天山鲜果庄园"苹果味、白桃味汽水及"电持"能量饮料等近30款新品。其中能量饮料"电持"在新疆市场铺货门店持续增加,乌鲁木齐周边动销稳定,已进入当地商超、便利店终端。光大证券研报指出,非啤酒业务发展符合嘉士伯集团全球战略,利用现有生产线进行产品延伸,有望培育新的增长点。
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尽管饮料业务仍处于培育阶段,但依托在餐饮等现饮场景的深度渠道覆盖,新产品在重庆、新疆等基地市场获得积极反馈。对于第四季度,公司将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围绕节日节点开展品牌活动,同时加快非啤酒品类创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