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曾陷入破产困境的老牌摩托车企业,如今因一位“AI独角兽”创始人跨界造车、吉利李书福重金加持,正试图在港交所敲响上市钟声。10月17日,由力帆汽车脱胎而来的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里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年营收近70亿元的企业,过去两年累计亏损达5.92亿元,其背后站着吉利、奔驰两大车企巨头,以及被李书福称为“一见如故”的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
力帆的传奇始于1992年。54岁的尹明善从文化领域跨界制造业,带领力帆在“重庆摩帮”激烈竞争中崛起,不仅将摩托车卖到东南亚,更以“民营汽车第一股”身份于2010年登陆上交所主板,尹明善也因此以72岁高龄成为“重庆首富”。2001年,力帆摩托车发动机年产销达184万台,稳居全球第一。然而,随着行业变革,2019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资产负债率飙至85%,2020年被迫破产重整。
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由吉利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设立的满江红基金接手力帆,持股29.85%成为控股股东。该基金中,吉利持股50.94%,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持股36.18%。吉利入主后,力帆开启双轨转型:保留摩托车业务基本盘,同时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睿蓝”,并同步销售燃油车。2022年至今,公司累计销售汽车19.69万辆、摩托车13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以B端市场为主。
吉利的支持不仅体现在订单和资金上,更渗透至战略层面。2022年年报显示,力帆旗下拥有“枫叶”与“睿蓝”两大换电品牌,后者由吉利与力帆联合打造,既面向C端消费者,也为吉利旗下“曹操出行”定制网约车,并协同运营换电业务。2022年至2024年,吉利连续三年成为千里科技最大客户和供应商,采购额占比最高时超过50%,销售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30%以上。2025年初,力帆科技更名为“千里科技”,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吉利的“背书”吸引了更多合作伙伴。今年9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以13.39亿元受让千里科技3%股份,成为第五大股东。这是继吉利之后,第二家与千里科技深度绑定的车企巨头。与此同时,千里科技将旗下在研车型的技术知识产权以3.45亿元转让给吉利旗下研究院,既为自身带来现金流,也凸显了双方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度协同。
真正推动千里科技经营落地的,是被称为“清华学霸”的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1988年出生于安徽芜湖的印奇,中考裸分状元考入芜湖一中理科实验班,2006年以680多分的高分进入清华自动化专业,并入选“姚班”。在这里,他结识了后来旷视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唐文斌和杨沐。从姚班毕业后,印奇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智能传感方向硕士,2011年回国创办旷视科技,将其打造成AI领域独角兽,与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并称为“AI四小龙”。
2017年,29岁的印奇入选福布斯“30U30亚洲青年领袖”,位列企业科技领域榜首,同年连续三年登上《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榜单。然而,旷视科技的上市之路并不顺利。2019年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无果后,2021年转战科创板又陷入停滞。截至2021年6月,旷视科技累计亏损已达41.37亿元。2024年11月,其IPO状态显示为“终止注册”。
旷视科技IPO受挫的同时,2024年7月,印奇通过旗下公司重庆江河顺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了力帆19.91%的股份。四个月后,他正式出任千里科技董事长。在2025年9月的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上,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透露投资缘由:“我当时在全国寻找聪明人,偶然有一次见到印奇,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印奇掌舵后,千里科技迅速将重心转向“AI+车”战略。2025年6月,公司联合吉利与旷视系智能驾驶公司迈驰,共同成立“千里智驾”,标志着其智能驾驶业务正式启航。其中,迈驰正是旷视科技在2021年成立的智能驾驶公司。根据招股书,在H股上市前,印奇持股比例达19.91%,共持有9亿股。按11.6元/股计算,其在千里科技的身价已达104.4亿元。
然而,千里科技的业绩并不乐观。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6.27亿元、66.98亿元、69.6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2%、4.1%、6.9%。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2.63亿元、-3.29亿元,两年亏损5.9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41.49亿元,同比增长40%,但毛利率为5.5%,较上年同期的6.4%下降0.9个百分点;亏损持续扩大为1.16亿元。
尽管传统业务仍是营收主力,千里科技已明确将未来押注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Robotaxi三大方向。为支撑这一转型,公司研发投入从2022年的9070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4.07亿元,三年增长近两倍;仅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已达2.88亿元。此次赴港IPO募资,也将主要用于推进AI战略,强化技术储备和产业链整合。
从股权结构看,吉利参股的满江红基金持股29.85%,为控股股东;印奇旗下公司持股19.91%,力帆控股持股13.68%。穿透股权后显示,力帆控股由中国建设银行间接持股67%,创始人尹明善并未持股。一边是吉利代表的产业资本,一边是“清华学霸”领衔的技术团队,双方因共同的需求交汇于千里科技。如今持股比例接近的双方携手冲刺港交所,但上市后谁将掌握话语权,仍是一个待解的悬念。
更大的挑战在于智驾商业化的漫漫长路。当前众多智驾企业深陷亏损困局:地平线在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超220亿元;希迪智驾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收入有所增长,但同期亏损分别达到1.8亿元、2.63亿元、2.55亿元和1.23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坦言,自动驾驶正处于产品孵化期、社会接受期和市场创新期,“这一阶段很难,要让老百姓接受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过程。”
从AI到智能驾驶,从旷视科技到千里科技,印奇的二次创业比想象中更加迅猛。在吉利与奔驰的双重加持下,这位“天才少年”正试图在港交所书写新的资本故事。只是这一次,他面对的不仅是资本市场的考验,更是一场关于盈利的长期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