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英伟达10亿美元投资诺基亚,共筑AI-RAN生态,开启5G向6G平滑过渡新篇

   时间:2025-10-29 12:28:3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英伟达与诺基亚近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计划将英伟达驱动的商业级AI-RAN技术整合至诺基亚领先的无线接入网(RAN)产品组合中。此次合作旨在为通信服务提供商搭建AI原生5G-Advanced及6G网络平台,同时英伟达将以每股6.01美元的价格向诺基亚投资10亿美元,该投资需满足常规交易条件。

根据分析机构Omdia的预测,AI-RAN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0年累计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美元。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无线通信领域正式迈入AI原生时代,更通过分布式边缘AI推理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为电信运营商开辟了新的高增长赛道。

作为技术验证的重要环节,T-Mobile美国公司宣布将加入合作阵营,共同推进6G创新研发。三方计划于2026年启动现场测试,重点验证AI-RAN技术在真实网络环境中的性能提升效果。这项合作将显著优化终端用户的网络体验,确保生成式AI、智能代理及物理AI等新兴应用在各类设备上实现无缝运行,同时为无人机、AR/VR眼镜等6G时代典型设备提供可靠的连接支持。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强调,电信网络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其数字化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CUDA架构和AI技术构建的AI-RAN平台,将推动电信行业完成代际技术转型,助力美国重新掌握全球基础设施技术的主导权。通过与诺基亚及美国电信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运营商将能够构建智能自适应网络,重新定义全球连接标准。

诺基亚总裁兼CEO贾斯汀·霍塔德(Justin Hotard)指出,下一代电信网络的演进方向不仅是5G向6G的简单升级,更需要从底层架构实现根本性变革。通过与英伟达的合作及其战略投资,双方将加速AI-RAN技术创新,使AI数据中心的能力延伸至用户终端。作为行业转型的重要推动者,诺基亚与英伟达、戴尔科技及T-Mobile的协同,将确保美国在AI所需的高级连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面对AI流量呈指数级增长的现实需求,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应用已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该平台每周8亿活跃用户中,近半数通过移动设备访问,月均移动端下载量超过4000万次。诺基亚与英伟达联合打造的AI-RAN系统,将帮助运营商在现有基础设施上同时支持6G新服务,为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需要边缘计算与传感的终端设备提供数十亿级连接能力。

在技术实现层面,英伟达推出的Aerial RAN Computer Pro(ARC-Pro)平台成为关键支撑。这个6G就绪的加速计算平台集成了连接、计算与传感功能,支持运营商通过软件升级实现从5G-Advanced到6G的无缝迁移。其参考设计可帮助设备制造商快速开发基于商用或专有技术的AI-RAN产品,同时满足新建基站与既有基站的扩展需求。

诺基亚将加速其5G/6G RAN软件在CUDA平台上的适配,并通过将ARC-Pro嵌入核心解决方案来扩展产品矩阵。其独特的anyRAN技术通过软件定义方式实现云RAN与专用RAN的统一演进,AirScale基带模块化架构支持新旧卡件共存,为6G时代的功能扩展奠定基础。

戴尔科技通过PowerEdge服务器为合作提供基础设施支持。这款专为可扩展性设计的服务器,支持非接触式软件升级与低介入硅升级,确保网络从5G向5G-Advanced及6G的平稳过渡。其高性能架构使之成为部署AI-RAN解决方案的理想计算平台。

在6G技术路径上,双方平台通过软件定义加速基础设施,实现了AI与无线接入工作负载的统一管理。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频谱效率与能源利用率,更能通过复用既有RAN资源部署边缘AI服务,最大化投资回报。运营商可借助持续的软件更新,以AI创新速度快速迭代网络功能。

T-Mobile技术总裁约翰·索(John Saw)表示,作为拥有全美最佳网络的服务商,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下一代技术创新。基于2024年成立的AI-RAN创新中心,此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巩固其在无线行业的领导地位。从2026年开始的现场测试,将确保先进技术满足客户向6G过渡过程中的动态需求。

戴尔科技董事长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指出,电信行业在边缘数据创建领域具有独特价值。通过与诺基亚、英伟达的合作,公司正将构建全球最大AI集群的经验应用于边缘节点智能化。运营商借此不仅能承载AI流量,更将成为分布式AI处理的核心节点,满足低延迟与数据主权的关键需求。

除核心网络合作外,双方还在数据中心交换领域展开协作。诺基亚SR Linux软件将应用于英伟达Spectrum-X以太网平台,其遥测与结构管理技术也将整合至英伟达AI基础设施。光学技术领域的探索性合作,则为未来AI基础设施架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