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近半数上市公司已交出业绩答卷。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一批行业龙头凭借超预期的业绩表现引发关注,这些企业不仅在传统业务领域保持优势,更在新兴赛道中抢占先机。
新能源车产业链迎来重要突破。方正电机作为电机领域头部企业,三季报实现净利润1376万元,同比激增1531倍。尽管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但环比167.25%的增长印证了业务复苏态势。公司德清基地二期项目预计11月投产,年产能将达220万台,同时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研发取得突破,18项专利布局中已有9项获得授权,量产进程明显加快。
覆铜板行业呈现量价齐升格局。华正新材三季报净利润6261万元,同比增长1042.19%。受益于行业涨价潮及AI服务器需求爆发,公司高频高速覆铜板产品通过华为昇腾910C、英伟达H100认证。珠海基地新增产能三季度达产后,产能利用率突破85%,自主研发的CBF绝缘膜良率达85%,已进入华为供应链,2025年规划产值达20亿元。
海洋经济领域表现亮眼。海兰信三季报净利润3981万元,同比增长290.58%,营收同步增长128.52%。公司海底数据中心业务成为核心增长点,上海临港24MW项目一期2.3MW已投产,未来将拓展至东南亚、中东市场,并与阿里云、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深化合作。
新材料领域频现技术突破。金银河在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后首度扭亏,三季报净利润1182万元。公司铯铷盐项目达产后,预计2026年板块收入达17.65亿元,净利润约5.3亿元。固态电池装备方面,"黄金龙"干法成膜机组已具备接单能力,2026-2027年将迎来放量期。
航海工程行业呈现高景气。天海防务三季报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202.12%,季度增速逐季加快。公司手持订单突破160亿元,排期至2027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1.78%,同比上升7.36个百分点。
制冷剂行业龙头持续领跑。东阳光三季报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189.80%,毛利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公司通过合资企业完善液冷全产业链布局,数据中心液冷技术需求爆发将成为主要增长点。
PCB产业链保持高增速。铜冠铜箔三季报净利润6272万元,同比增长162.49%,高端产品占比突破30%。公司高频高速基板用铜箔产量持续增长,HVLP铜箔2025年上半年产量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
半导体材料领域技术壁垒凸显。神工股份三季报净利润7117万元,同比增长158.93%,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达42.02%。公司大尺寸硅材料技术具有垄断优势,在国内自主可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玻纤行业迎来反内卷红利。中材科技三季报净利润14.80亿元,同比增长143.24%,季度营收增速逐季加快至29.09%。太原基地15万吨新产能投产,叠加行业联合倡议,高端产品单吨净利修复至300元以上。
PCB设备领域乘AI东风。大族数控三季报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42.19%,营收增速达66%。公司针对AI PCB提供专用设备解决方案,在PCB需求爆发背景下持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