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震裕科技(300953.SZ)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数据,公司在今年前九个月实现营业总收入65.93亿元,同比增长3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1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8.93%。这一成绩单不仅反映出企业强劲的盈利能力,也印证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速发展带来的市场红利。
从业务结构来看,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仍是核心增长极。受下游动力电池厂商扩产需求驱动,震裕科技相关生产线持续满产运行,配合自动化产线升级带来的良品率提升,精密结构件(含锂电池结构件和电机铁芯)业务毛利率达到14.83%,较上年同期提升1.62个百分点。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厦门海辰等战略客户的订单交付量同比显著增长,成为支撑营收的重要支柱。
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趋势推动下,电机铁芯业务同样表现亮眼。随着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牵引电机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震裕科技凭借技术积累和产能布局,不仅在传统汽车电机领域保持优势,更成功切入低空经济赛道,为国内头部飞行汽车企业开发专用驱动电机铁芯,采用胶粘工艺的轻量化产品已实现批量供货,开辟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作为技术基石的精密级进冲压模具业务,第三季度继续保持高毛利特征。该业务板块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的工艺协同效应,有效提升了锂电池结构件和电机铁芯的生产效率,形成"技术反哺制造"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震裕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已进入收获期。依托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积淀,公司成立专项子公司深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技术体系。在产品开发层面,已完成人形机器人专用丝杠全系列产品布局,实现从行星滚柱丝杠到集成仿生臂的迭代升级,同时拓展出微型丝杠、行星齿轮模组等灵巧手核心部件。
市场拓展方面,企业采取"国际+国内"双线突破策略。北美市场方面,4款丝杠产品和2款执行器已进入头部客户供应商审核流程,预计年底前获得定点合同;国内市场则与优必选等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执行器产品通过头部车企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灵巧手用蜗轮蜗杆组件已收获F客户订单。产能建设同步推进,当前半自动产线日产能达120套,年底两条全自动产线投产后将提升至300套/日,配套的柔性装配线可根据订单需求快速扩展。
资本市场对震裕科技的转型布局给予积极回应。多家机构研报指出,随着机器人业务客户认证持续推进,该板块有望在2026年后形成规模化收入,为企业带来显著利润弹性。这种从传统精密制造向"精密制造+智能装备"双轮驱动的转型,正在开启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