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璞烯晶新能源专用聚烯烃特种材料项目(一期)近日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在超高纯高分子量聚乙烯这一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不仅连续两年入选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更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从进口依赖到自主可控的跨越式发展,为国内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据企业披露,该项目总投资达22.5亿元,核心产品超高纯高分子量聚乙烯是锂电池隔膜、半导体滤材及高端医用材料的核心原料。此次投产的一期工程包含14万吨/年生产装置,采用企业自主研发的超高纯淤浆法工艺,并引入德国、日本等国的先进设备,确保产品具备高洁净度、高分子量及优异一致性等特性。其中,9μm、7μm、5μm等高性能锂电隔膜专用料已通过国内主流企业认证,有效推动动力电池隔膜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
业内专家指出,璞烯晶项目的落地是上海抢占新材料产业制高点的关键举措。该项目突破了新能源锂电池隔膜上游原料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实现了高端聚烯烃的进口替代。其规模化生产不仅为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下游龙头企业提供稳定原料保障,更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体系。按照规划,二期项目将于2026年三季度投产,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将达28万吨。
在投产仪式上,上海化工区管委会主任阮力强调,该项目从规划到投产的高效推进,得益于政企协同发力与建设者的辛勤付出。作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璞烯晶将进一步强化园区在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他透露,化工区将持续优化服务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着力补齐短板、塑造优势,助力上海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璞烯晶董事长张文龙特别提及园区产业生态优势: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与循环经济模式为企业创造了理想发展环境。通过封闭管廊实现物料高效互供,配合能源梯级利用系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他特别感谢园区"问需于企"的服务理念,称这种跨前服务模式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持。
该项目作为上海"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金聚奖得主,充分体现了科创中心建设的成果。企业母公司朴烯晶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吸引浙能集团、舟山市科创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加入。此前,红杉中国、上海联和投资等知名机构已通过多轮融资深度布局,其中多家老股东连续追加投资,彰显资本市场对项目技术实力与市场前景的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