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披萨一世位于青岛的总部,创始人艾文正与团队讨论新一季的产品研发方向。这个从校园档口起步的西式快餐品牌,如今已在全国拥有超过130家门店,并获得中食民安与小数据创投的数千万元级战略投资。十二年间,艾文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差异化道路——专注打造"更适合中国孩子吃的披萨",在竞争激烈的西式快餐市场中开辟出一片蓝海。
创业初期,披萨一世曾模仿必胜客的"欢乐餐厅"模式,试图覆盖全年龄段家庭消费场景。但市场反馈显示,进店顾客中儿童占比超过60%。这个发现促使品牌战略发生根本性转变:从泛泛的"家庭欢乐"定位,转向精准服务3-15岁儿童及其家长群体。这种看似收窄的定位,实则构建了更具穿透力的消费场景——披萨不再只是聚会选择,而是成为家庭轻正餐、亲子互动和生日派对的核心载体。
要赢得家长群体的信任,必须解决披萨品类长期存在的健康痛点。艾文团队从食材源头开始重构产品体系:采用36小时低温发酵工艺替代工业速发酵母,提升饼底消化舒适度;选用新西兰进口马苏里拉奶酪,将钠含量降低30%;在配料中大幅提高蔬果比例,确保每款产品都符合儿童营养需求。以明星单品爆浆榴莲披萨为例,品牌坚持使用泰国金枕榴莲,甜度必须达到28°Brix以上,既保证风味又传递健康理念。
产品架构设计上,披萨一世构建了"引流品-常规品-明星单品"的三层矩阵。7英寸奥尔良烤鸡披萨定价22元,作为低门槛引流产品;双拼披萨年销量超十万份,承担走量任务;12英寸爆浆榴莲披萨定价168元,则定位高毛利旗舰产品。这种策略使品牌既保持价格竞争力,又实现品牌溢价。小食系列全线控价在个位数区间,有效提升客单价的同时,强化"高频附属品类"的消费认知。
支撑产品持续创新的是一套系统化研发机制。通过订单系统和社交媒体舆情监控,品牌实时捕捉儿童消费趋势,当某类产品搜索集中度达到阈值即触发立项。核心工艺实现深度标准化:水果披萨饼底采用高筋与低筋面粉4:1的黄金配比,榴莲馅料实现克级精准投料。中央厨房统一配送预发酵面团和特制芝士,确保全国门店口味一致性的同时,将门店操作流程简化60%。
在供应链管理上,品牌通过集约化采购降低原料成本约15%,智能进销存系统实现库存周转率提升20%。运营端建立标准化操作手册,将制作误差控制在3%以内,35个专业岗位组成的督导团队以"神秘顾客"身份定期巡检。服务方面推出30分钟便民服务圈和48小时投诉处理机制,会员复充值率因此达到85%,储值会员突破32万人。
选址策略上,品牌围绕儿童日常活动半径展开布局。在青岛的19家门店中,社区与学校周边门店占比达60%,做"步行可达"的生意;商圈门店则优化到店体验与外送效率,实现"近场"与"远场"消费场景覆盖。这种精准选址使单店日均客流量稳定在200人次以上,客单价维持在45-58元区间。
数字化运营改革成为品牌增长的新引擎。2024年9月完成的外卖系统升级,使单店订单量最高提升60%。智能集成系统实现订单管理、配送优化和用户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赋能。虽然目前仍依赖第三方外卖平台,但自有用户资产已形成宝贵数据池,为产品研发和营销活动提供精准支持。
面对五年内新增1500家门店的扩张目标,艾文强调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品牌内部推行师徒制、赛马制与合伙制,35个专业岗位为加盟商提供从选址评估到日常运营的全流程支持。这种"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使新店回本周期集中在6-12个月,个别优质门店甚至缩短至2个月。
在行业层面,艾文发起"青岛国际披萨大师赛",旨在建立以"36小时发酵、纯净水源"为核心的本土技术标准。这场赛事不仅推动披萨师职业化发展,更挑战外资品牌长期主导的行业认知体系。通过赛事储备的创新人才,正在为品牌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从最初为保障家庭经济基础的创业选择,到如今立志"为中国孩子提供健康美味披萨"的长期使命,艾文的商业理念经历了深刻演变。在这个外资品牌占据主导的赛道里,披萨一世通过精准定位、产品创新和系统化运营,完成了一场关于披萨的"本土化"深潜。当被问及品牌终极目标时,这位创始人表示:"如果有一天能走出国门,我们要做的是'更适合世界孩子吃的披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