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中国近日宣布,拥有丰富电商及零售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刘鹏正式加入,并直接出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向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晓静汇报。此前担任该职位的代理总裁Jane Ewing将于年底结束外派任期,返回沃尔玛国际部任职。
刘鹏的职业生涯横跨传统零售与电商领域。加入沃尔玛前,他曾在阿里巴巴集团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天猫国际总裁、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B2C零售事业群总裁等。更早前,他还在好孩子中国、万得城中国、苏宁电器及海尔集团等企业担任管理岗位,涉及采购、市场营销等多个业务板块。离开阿里后,他创立了分子有灵公司,专注于美妆与保健品领域,尝试将合成生物技术商业化应用。
此次人事任命引发市场关注,原因在于刘鹏此前并未涉足仓储会员店业态,其经验主要集中于电器零售及电商领域。有分析认为,这一选择或与山姆当前面临的业务挑战密切相关。随着门店数量快速扩张至近60家,覆盖30多个城市,山姆需要解决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效率、区域采购标准化及电商业务竞争加剧等问题。特别是前置仓生鲜电商的崛起,对山姆到家业务构成直接压力。
与刘鹏任命同步,山姆近期对采购体系进行重大调整。10月16日,沃尔玛中国宣布杨小梅出任山姆采购运营部副总裁,向张青汇报。原采购运营高级总监李利新则转而专注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及商品管理团队,推动商品全周期管理的标准化与系统化。杨小梅的职业生涯始于沃尔玛管培生项目,后历任沃尔玛大卖场采购部电器分区负责人,并曾在京东、阿里巴巴及字节跳动担任要职,在字节跳动期间负责大快消品牌业务及自营业务。
沃尔玛中国在解释此次调整时强调,打造强大的采购中台是提升组织能力的关键,通过流程化、数字化手段沉淀核心能力,有助于应对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挑战。这包括解决区域市场发展不平衡、采购标准参差不齐、品控风险上升等问题,同时应对电商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山姆此前曾陷入“国产商品替代进口商品”的舆论争议。有观点认为,其上新率考核机制导致进口品项开发速度滞后,而国产知名品牌上新较快,间接影响了进口商品供给。部分爆款商品因增长瓶颈期下架也引发关注。刘鹏的天猫国际背景,或有助于山姆优化进口商品策略,并整合相关资源。
事实上,山姆中国早已开始引入互联网领域人才。除刘鹏外,多位来自阿里等电商平台的资深人士已加入山姆团队,助力其数字化转型。目前,山姆电商业务占比已超过50%,预计到2025年底将新增约五家门店,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