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餐饮行业普遍面临人均消费下滑、增长速度放缓的困境时,一家以平价著称的意大利风格连锁餐厅却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萨莉亚公布的2025财年数据显示,其净利润达111.6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4亿元),同比增幅达37%;销售额攀升至2567.14亿日元,同比增长14.3%。这家被消费者戏称为“意大利沙县”的品牌,正在逆势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作为日本老牌意式餐饮品牌,萨莉亚由正垣泰彦于1967年创立,2003年通过上海首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5年6月,其中国内地门店数量已突破500家,全球门店总数超过1500家。财报特别指出,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海外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838.02亿日元,同比增长7.4%,但营业利润因新店扩张策略同比下降12.8%至101.32亿日元。
记者实地探访深圳龙华区上塘会商场门店时发现,下午五点半的用餐高峰期,这家装修简约的餐厅上座率已达八成。菜单上披萨、意面均从15元起售,蔬菜类菜品最低7元。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表示:“人均30元就能吃到焗饭、甜点和饮料,性价比确实很高。”据店员介绍,该店开业多年,周末常出现等位现象,主要客群为家庭消费者和年轻情侣。
萨莉亚的竞争优势源于其独特的成本控制体系。财报显示,其食材成本率长期维持在30%以下,显著低于行业35%-40%的平均水平。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该品牌通过中央厨房模式实现食材标准化预处理,但不同于传统预制菜,其产品更接近“需门店简单加工的半成品”。公司官方回应称,所有菜品均在门店现场烹制,仅采用标准化预处理食材。
在深圳市场,萨莉亚已布局近50家门店,覆盖各大商圈。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其深圳门店评分普遍在4.1-4.4分之间。消费者评价呈现明显分化:部分顾客认可其“全国门店味道高度一致”的标准化优势,另一些消费者则直言“对预制菜模式有所顾虑”,但普遍认为“在30元人均消费下,菜品选择和口味已超出预期”。
深圳餐饮行业人士透露,萨莉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从食材种植、加工到物流配送,品牌方通过自主掌控全链条实现成本优化。这种模式使其在保持低价的同时,仍能维持稳定的菜品质量和运营效率。
面对中国市场,萨莉亚计划在2025财年新增40-50家门店,深圳被列为重点扩张城市。公司同时宣布将加大本地化供应链建设力度,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在消费分级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这家主打性价比的意大利餐厅能否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将成为观察餐饮行业变革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