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售行业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以独特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著称的胖东来,宣布自2025年11月起推出“胖东来开放日”活动,开放企业核心区域供外界参观学习,但高昂的参与费用和严格的筛选机制迅速成为舆论焦点。
与传统企业参观不同,胖东来此次开放内容极具深度。参与者可进入其产业园、天使城、时代广场等核心区域,近距离观察企业运营全流程。然而,活动设置了多重门槛:每月仅10日和20日两天开放,每批次人数上限15人,同一企业限5人报名;报名需在每月1日和11日上午10点准时抢票,通过资质审核后还需电话沟通、签署合同并缴纳每人2万元费用。若一家企业派5人参与,仅门票费用就达10万元,加上差旅食宿等开支,总成本可能突破15万元。
尽管价格高昂,活动消息一经发布便引发企业界热烈反响。多位企业主表示,胖东来独特的管理模式值得深入学习,甚至有企业家直言“哪怕花十万,也要弄清楚他们如何让员工比顾客更幸福”。这种热情源于胖东来在零售行业的特殊地位——它打破传统商业逻辑,通过“反常规”操作赢得市场认可:员工享有远超当地平均水平的年薪,企业明确禁止加班;顾客可无理由退货,甚至食用过半的西瓜也能退换;连公共区域的卫生纸都选用高端品牌。这些举措非但没有损害企业效益,反而使其成为中国零售业的标杆。
据内部人士透露,开放日活动并非简单的观光游览。主办方通过线上预约、资质审核、合同签署等多道程序,确保参与者真正关注企业管理与文化传承,而非单纯打卡拍照。这种筛选机制背后,是胖东来对自身企业哲学的坚守——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化为商业成功,是其二十余年沉淀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分析师指出,2万元的参观费用看似昂贵,实则蕴含深层商业逻辑。参与者无法获取具体技术或股份,但能通过实地观察理解胖东来如何平衡利润与人文关怀。在当前商业环境浮躁的背景下,这种为“价值观”付费的现象,反映出市场对差异化管理模式的强烈需求。一位参与抢票的企业主表示:“我们缺的不是赚钱方法,而是敢于突破常规、还能持续成功的勇气。”
这场争议也引发关于商业本质的思考:当多数企业聚焦短期效益时,胖东来用二十年时间证明,将员工幸福感置于利润之上同样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万元的门票究竟是“天价”还是“入场券”,或许取决于参与者能否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