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延续稳健复苏态势。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国内生产总值达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增速继续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这一成绩单不仅展现了经济底盘的稳定性,更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
就业与物价保持总体平稳,成为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数据显示,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9月末外汇储备稳定在3.3万亿美元以上,连续22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的安全区间。这些指标共同勾勒出经济"稳"的鲜明特征,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工业领域呈现积极转折,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较1-7月提升2.6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三个月的下降态势。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指出,原材料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强势回升是关键推动力。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产销两旺,反映出高端装备市场需求旺盛,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截至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突破5.15亿,应用场景加速向法律、金融、农业、制造业等领域渗透。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专家形象地比喻:"就像当年的移动支付,AI技术正在快速融入生产生活,催生新的增长点。"这种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6%。
产业升级亮点频现,船舶制造和铁路机车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民用钢质船舶产量的大幅提升,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彰显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化突破。这种"双循环"发展格局,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竞争版图。
消费市场持续释放活力,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服务零售额增速达5.2%。消费升级呈现新趋势,消费者从单纯的功能需求转向"功能+情感"的双重追求。专家分析指出,这要求商家提供更具情绪价值的服务体验,推动消费业态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