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再次拉开帷幕,而今年的大促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AI技术的深度融入。从京东到抖音,再到淘宝、天猫,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将AI作为核心武器,试图在这场年度消费盛宴中抢占先机。
“双十一”已不再仅仅是促销活动,它正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商业模式。就像春节买新衣、中秋吃月饼的传统一样,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的购物习惯也已深入人心。然而,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和电商行业的迭代,“双十一”也在不断进化,而AI的加入,正为这一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京东将AI的应用聚焦于“全链路”优化。从消费体验到商家赋能,再到物流配送,AI技术正全面渗透。例如,京东升级的“拍照购”功能,通过细颗粒图像识别技术,能够精准区分商品细节,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目标商品。这种变化不仅提升了搜索效率,还可能改变用户对电商搜索的认知——AI搜索能在短时间内提供精准、全面的结果,远超传统搜索引擎。对于商家而言,这意味着获客效率的提升,因为用户无需切换应用即可完成购物。
AI的赋能不仅体现在搜索环节。国金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AI技术在提升转化率和复购率方面效果显著:生成式AI创作的广告素材点击率提升30%,精准推荐使转化率提高15%-20%;3D虚拟试穿功能使商品详情页点击率提升25%,退换货率降低18%。京东的“京小智”每天处理数百万次咨询,解决率超80%,人力成本降低40%,用户满意度提升25%;抖音电商通过AI赋能,复购率提升至42%,较2023年提高1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AI正在重新分配购买力,而“双十一”期间的战报将进一步验证这一趋势。
与京东不同,抖音的AI策略侧重于“交互”。通过将豆包接入抖音商城,用户可以在对话中直接生成商品推荐页面,直达购物场景。这种模式利用了AI推荐的高可信度,理论上能提升商品转化率。同时,AI辅助决策也为品牌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哪里有增长,品牌的投放就会流向哪里。抖音的内容生态本就远超小红书,加上AI的加持,今年“双十一”的GMV增长值得期待。
在消费决策的链条中,比价是一个关键环节。值得买科技通过与微盟合作,将“搜索-比价-跳转”的传统模式升级为“对话即购物”,用户可以在AI对话中直接完成比价,无需中断决策流程。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转化率,也让比价平台对商家的增长意义不亚于小红书。毕竟,比价一直是用户的核心决策工具,而AI技术正在挖掘这一场景的更大潜力。
尽管各平台的AI策略各有侧重,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通过AI为自身核心能力赋能。抖音的核心是内容,因此AI被用于优化流量分配;京东的核心是供应链,因此AI被用于提升消费体验和物流效率;淘宝、天猫的核心是经营,因此AI被用于提供个性化服务和降本增效。
在抖音的体系中,AI是流量能力的放大器。今年“双十一”,抖音更新了内容分发策略,电商池与广告池相互打通,货架电商则在多场景流量端发力。AI的价值在于通过工具化应用节省成本,同时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京东而言,AI是供给能力的增强剂。京东的“采销推荐”专区上线了最具性价比的商品,采销团队深入工厂一线,让用户直观了解商品品质。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转化率,还通过AI技术解决了留存和复购的问题——AI能够理解用户的个性化诉求,并从商品和店铺维度分析用户流失原因。
淘宝、天猫则将AI视为经营能力的升级工具。阿里在发布会上强调了AI电商的三点核心:提升流量匹配效率、提供AI经营团队、推出AI导购产品。未来的AI经营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让AI深入参与店铺运营,例如AI美工生成图片、AI数据分析生成报告;二是让商家理解AI的逻辑——从商品分发转向数据分发,通过捕捉用户需求提升ROI。
AI不仅是工具,更是电商行业的增长引擎。今年的“双十一”或许会让我们更接近一个答案:如何让商家理解AI,如何将电商行业的动力切换到AI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