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家电厂商新征程:直达用户后,如何贴近、满足并真正黏住用户?

   时间:2025-10-19 06:00: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曾几何时,家电行业凭借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相对粗放的竞争环境,部分厂商通过“低价促销、夸大宣传甚至虚假承诺”等手段快速获利,对用户需求和长期口碑的重视远远不足。这种“一锤子买卖”的模式,在市场增量充足的时代尚可维持,但随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用户增长乏力、老用户信任流失,家电企业若不能真正赢得用户,终将被市场淘汰。

用户经营的本质,不应停留在口号或理念层面,而需转化为贯穿产品、服务、体验全流程的具体行动。从产品定义阶段的用户需求调研,到购买、安装、售后等环节的细节优化,再到长期的服务投入与品牌信任构建,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例如,某蛋糕店因长期为取餐外卖员提供免费饮用水或小蛋糕,不仅收获了外卖员的主动推荐,更通过外卖员的口碑传递,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这种“善待关联者”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家电行业。

家电安装服务人员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群体,其体验直接影响用户对品牌的评价。若企业能减少形式化考核、提高服务人员收入,并赋予其更多自主权,这些一线人员往往会成为品牌的“义务宣传员”。例如,某空调企业通过优化安装费分配机制,鼓励服务人员主动为用户提供使用建议,结果不仅提升了用户满意度,还带动了复购率增长。这种“以小见大”的改变,证明用户经营需要长期投入与细节打磨。

近年来,许多家电企业提出“直达用户”“直卖用户”的战略,但这仅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持续互动洞察用户需求,并将需求转化为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的动力。例如,某冰箱企业通过社区调研发现,用户对“食材保鲜周期可视化”有强烈需求,随后推出搭载智能传感器的产品,并配套提供食材管理APP,最终实现了销量与口碑的双提升。

尽管部分企业拥有数十年行业经验,但“靠价格卖货”的惯性思维仍普遍存在。许多厂商未能建立系统的用户经营体系,甚至不清楚“用户在哪里、需要什么”。这种“距离用户太远”的问题,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偏差,将用户视为“一次性交易对象”,缺乏长期服务规划;二是手段短视,通过低价促销或超长保修吸引用户,却忽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三是信心不足,因缺乏成功案例而不敢投入长期资源,导致用户信任难以建立。

赢得用户信任需要时间与耐心。一款劣质产品、一次虚假宣传或一次服务纠纷,都可能让用户彻底流失;而持续的小改进、真诚的互动和超预期的体验,才能逐步积累品牌忠诚度。例如,某洗衣机品牌通过三年时间优化售后服务流程,将报修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并推出“免费深度清洁”服务,最终使老用户复购率提升了40%。

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家电行业正式进入“用户经营时代”。企业需在贴近用户、满足需求、服务用户的过程中,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力。第一步是建立用户洞察机制,通过数据分析、社区互动等方式挖掘用户痛点,并将需求转化为产品、营销、服务的整合创新;第二步是搭建持续交互平台,从产品功能、使用场景到情感价值,为用户提供多维度的超预期体验。例如,某电视品牌通过线上社群运营,让用户参与产品功能投票,并定期举办线下体验活动,成功将用户转化为品牌“粉丝”。

用户是家电行业的生存根基,但仅有用户数量远不够,关键在于能否通过长期投入与细节服务,将用户转化为品牌的“终身伙伴”。当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那些能真正理解用户、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