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青浦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日前成功举办。作为国内化妆品产业的核心区域,上海汇聚了230家生产企业、3200家注册备案主体,进口备案量占全国半数以上,产业规模与集聚效应显著。然而,在繁荣表象之下,传统化妆品行业正面临供应链重构、研发创新滞后、品牌年轻化不足等共性挑战,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上海家化董事长林小海在会上分享了企业从业绩下滑到重回增长轨道的转型实践。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老牌国货品牌的自救路径,更折射出中国化妆品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过去一年间,上海家化在青浦实施了两项关键战略:将分散的代工产能集中至自有工厂,同时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3%,达到行业罕见水平。这些举措看似独立,实则构建了从供应链可控到产品力提升的完整转型体系。
供应链重构成为行业变革的突破口。上海家化将六神、佰草集等品牌的生产从代工厂迁回青浦自有工厂,背后是产业集群效应的支撑。青浦聚集的230家化妆品企业形成了完整的原料供应、物流配送网络,使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更关键的是,自有工厂模式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生产流程的全链条品控。今年7月投产的六神第二代生产线,年产能达2亿件,标志着企业从“灵活代工”向“质量优先”的战略转向。
数字化供应链的升级更具颠覆性。林小海提出的“工厂直达消费者”(C2M)模式,通过缩短分销链条,使产品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缩短40%。这种模式对企业的柔性生产能力提出极高要求,上海家化青浦工厂通过引入智能排产系统,已实现小批量、多品类的快速响应,为个性化定制奠定基础。
研发创新领域的长期投入,则展现了国货品牌突破技术壁垒的决心。尽管行业整体面临成本压力,上海家化仍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3.5%,远超国内同行平均水平。其研发中心35年积累的400余项专利中,70%集中于中国特色植物资源领域。通过与中医科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企业对青蒿、石斛等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将传统“七白古方”转化为具有临床数据支撑的现代护肤品。这种差异化路径既规避了与国际巨头的正面竞争,又构建了独特的技术护城河。
技术自主与文化自信的双重突破,正在重塑国货品牌的全球竞争力。佰草集推出的五行睡眠面霜,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解析中草药活性成分,将东方养生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产品功效。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用科学语言重构传统文化价值。当品牌能够以国际通行的研发标准验证产品效果时,国货便从“性价比选择”升级为“价值创造者”。
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同样关键。青浦化妆品产业集群已形成从原料研发、检测认证到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上海家化向行业开放价值数千万元的检测设备,推动建立共同质量标准。这种“竞合”思维超越了低水平价格战,通过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中国化妆品的国际话语权。
在资本市场短期压力与研发长期性的矛盾中,上海家化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企业通过“四大聚焦”战略——集中资源打造核心品牌、强化线上渠道、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战略收缩不是退缩,而是为长期技术积累争取空间。当企业个体的创新努力与区域产业生态优化形成共振,国货品牌的崛起便从口号变为可持续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