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四五”能源蝶变:电力稳供筑基 绿能崛起引领全球转型新篇章

   时间:2025-10-17 15:46:3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近年来,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保障了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更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备受世界瞩目。

今年夏季,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两个月突破万亿千瓦时,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力供给的稳定性与韧性,更在横向与纵向比较中凸显了其重要性。从横向看,这一用电量相当于日本或东盟国家全年的用电量;从纵向看,与2015年7月相比,10年间用电量翻了一番。外媒普遍认为,中国电力供给的稳定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使得制造业能够大胆采用智能产线,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等也能在充足的电力支持下快速发展。

美国《财富》杂志指出,在中国,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对于美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一些美国公司甚至选择自建发电厂,而非依赖现有电网。

在能源转型方面,中国同样走在了世界前列。内蒙古作为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省区,已建成多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将绿色电力从广袤草原输送到华北、华东等地区,重新定义了中国区域间的能源合作模式。

“十四五”期间,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每分钟,神州大地上旋转的风机可发出近190万度电,节约标准煤570吨;每天,新增光伏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每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英国一年的发电量。如今,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算力中心的八成用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发展试点省份青海,百亩光伏产生的绿色电力直接供给就近的数据中心,转化为绿色算力,实现了能源与算力的深度融合。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作为全球制造业超级大国,中国经济日益受到清洁技术的驱动,来自电力的份额越来越大。中国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重要的“电力国家”,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展望未来,中国能源领域的蓝图更加清晰。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储能”基地将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崛起,“西电东送”“北电南供”通道将更加密集。海上风电将向深远海拓展,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同时,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和工程能力将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更多“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