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000亿元的兴业基金完成管理层重要更迭。据10月17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原董事长叶文煌因达到退休年龄于10月16日卸任,由具有丰富资管经验的刘宗治接任董事长职务。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这家银行系公募基金完成核心管理层的新老交替。
公开履历显示,新任董事长刘宗治在金融领域深耕多年,曾担任兴业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风险总监及投行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等要职。其在投资银行业务、金融市场运作及风险管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专业背景为其领导银行系公募基金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兴业银行控股的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兴业基金自2013年4月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含子公司兴业财富)管理产品达229只,总规模超5000亿元。在产品布局上,该公司固收领域保持传统优势,通过完善"固收+"产品线满足稳健型投资需求;权益领域则构建了覆盖主动与被动的完整产品体系。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刘宗治对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和资管机构发展逻辑的深刻理解,将有助于强化兴业基金的银行系特色优势。其上任后预计将推动公司更紧密融入兴业银行集团战略,在坚守绝对收益定位的同时,充分发挥风险管控传统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公募品牌。
公募行业今年以来呈现高管变动加速态势。Wind统计显示,截至10月17日,全行业已发生318起高管变更,涉及129家基金公司。其中董事长变动达39起,总经理变动33起,副总经理变动78起。具体案例包括:10月15日太平基金总经理曹琦工作调整离任,由董事长刘冬代职;10月10日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贺燕萍到龄退休,董事长何方暂代;光大保德信基金近期任命高瑞东为总经理等。
针对高管频繁变动现象,行业人士指出,这既与资深高管集中退休有关,也反映基金公司在激烈竞争环境下主动寻求管理升级的需求。但需注意避免过度频繁的人事调整影响公司稳定运营,应给予管理层足够时间实施战略规划,防止短期行为干扰长期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