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媒体采风活动在成都拉开帷幕。由多家媒体组成的采风团深入探访成都生态环保领域的创新实践,通过实地走访特色点位,全面感受这座公园城市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成果。
活动首站,采风团来到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参观以“2025年成都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摄影展。一幅幅作品通过光影记录雪山、湿地、城市绿道等生态场景,展现成都将自然禀赋转化为城市价值的实践。随后,团队前往青白江区中国国际石斛研发中心,在石斛种植基地中,科研人员介绍了珍稀药用植物保护与生态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作为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者,成都正以数据印证生态改善成效。截至活动当日,今年成都可见雪山的天数已达69天,较往年同期显著增加。这一变化背后,是成都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构建“五绿润城”生态体系的努力。
午后,采风团来到龙泉驿区驿都大道。这里曾是西南地区大型炭素制品企业的生产厂区,因历史原因导致部分土壤污染。企业采用高温焚烧技术完成修复后,268亩土地达到商业住宅开发标准。如今,这片土地上矗立着成都杉杉奥特莱斯,成为区域文旅消费的新地标。
开业一年来,该商业综合体通过“奥莱+”模式,累计接待消费者超千万人次,节假日单日客流突破8万人次,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这一案例印证了成都从土壤修复到城市更新的全链条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在生态治理领域,成都依托“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同步推进“十百千万”细胞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涵盖小区、商场、工厂等21类场景的1458个“无废城市细胞”,将绿色理念渗透至城市最小单元,为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转化提供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