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找钢集团股价低迷引关注 董事长及董秘释疑:短期波动,国际业务成新增长点

   时间:2025-10-16 10:47:1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作为国内钢铁产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军企业,找钢集团(6676.HK)自通过De-SPAC模式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以来,股价表现持续低迷,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截至10月15日收盘,公司市值仅25.81亿港元,与国外同类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美国钢铁平台Reliance Steel&Aluminum市值超150亿美元,印度最大钢铁电商平台Of Business拟IPO估值达60亿至90亿美元,而找钢集团2024年钢铁交易量已达5000万吨,规模远超前述两家企业,市值却不足其零头。

针对股价低迷现象,找钢集团管理层从多维度作出解释。董事会秘书孟龙指出,公司上市前累计融资超20亿元,早期股东持股成本较低。近期股价下滑主要源于老股东减持带来的短期流动性冲击,而非基本面恶化。他特别提到,公司上市采用De-SPAC模式,前6个月老股东最多仅能出售12%股份,9月8日全面解禁后,港股市场惯例性出现短期抛售,进一步加剧了股价波动。但孟龙强调,此类减持规模有限,大部分股东认为股价被低估,不愿出售,随着减持压力消化,股价有望逐步修复。

董事长王东则从行业认知角度分析称,钢铁B2B赛道因行业属性特殊,尚未被资本市场充分理解。他表示:“大家对钢铁很熟悉,但对钢铁的线上交易、供应链服务很陌生,只有等找钢规模化盈利出来,市场才能真正意识到产业互联网平台的玩法。”据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5亿港元亏损主要源于优先股损益、高管期权费用及前期投资人优先权益等非经营性支出,调整后经营性亏损仅5000万元左右。王东透露,公司当前处于盈亏平衡拐点,业务团队和经营数据均优于上市前。

尽管股价承压,找钢集团业务基本面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在钢铁交易领域,平台累计注册供应商超1.6万家,注册客户超18.9万家,覆盖SKU超65万种。今年上半年钢铁交易额达638亿元,交易吨量超1910万吨。第二季度平台钢铁交易量较去年第四季度提升15.2%,环比第一季度提升54.8%,交易业务呈现逐步走强趋势。同时,中小企业交易服务单吨服务佣金上半年同比增幅达27.5%,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际业务成为找钢集团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际业务交易量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幅38.9%,交易吨量同比增幅58.0%,毛利同比增幅90.5%。公司年初提出“三年内海外再造一个找钢网”的口号,依托香港上市优势,积极布局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服务覆盖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全球客户超过3000家,包括中建、中铁、中交等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

孟龙透露,虽然海外业务在交易吨量上不及国内,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钢材需求量约1.4亿吨,仅占中国产量的不到15%,在公司利润贡献上却逐年提升。去年国际业务毛利占整个公司毛利的比例不到10%,今年中期已提升至15%以上。王东认为,中国基建和制造业企业出海带来长达5至8年的红利期,找钢集团通过填补当地供应链服务空白,实现了量利齐升。目前,公司已在迪拜工业城落户海外首个加工厂,预计年底投产,并大力推进国际团队本土化配置,输出中国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在技术创新方面,找钢集团持续加大AI技术投入。王东表示,公司AI应用已从服务自身拓展至商品化销售。今年上半年,AI跨品类交易收入达1.1亿元,AI产品单独销售新签合同32.3万元,形成超200万元的数据资产。他透露,下一步计划将AI技术销售给行业内其他大型企业,进一步拓展盈利空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