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装备领域,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江能科”)凭借其硬核实力与创新精神,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典范。近日,随着公司正式登陆北交所,长江能科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其在资本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长江能科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技术突围与国产替代的奋斗史。二十余年前,面对国内炼油行业电脱盐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长江能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国产化之路。从最初的分离技术突破,到电脱盐技术的持续创新,再到产品矩阵的多元化发展,长江能科经历了国产化、技术创新、迭代创新三个重要阶段,逐步打破了海外垄断,为国家能源装备的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国产化阶段,长江能科聚焦于电脱盐、油气水分离设备的研发,成功研制出首台套电脱盐设备,并获得了多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和科技进步奖。这一阶段,公司不仅积累了A1/A2级压力容器等核心资质,更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进入技术创新阶段,长江能科的电脱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市场从炼化企业扩展到油气田,从陆地延伸到海洋。公司电脱设备核心技术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标志着长江能科从“能造”迈向了“造优”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为全球能源建设贡献力量。
在迭代创新阶段,长江能科的产品矩阵式发展,形成了“电脱+油气水分离模块+LNG储存气化+绿氢”的多元产品布局。特别是紧跟“双碳”战略,公司积极推进绿色能源装备的升级,相关绿色装备技术还获得了石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阶段,长江能科实现了从“服务能源安全”到“绿色转型”的跨越,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科技创新是长江能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深耕电脱领域二十余年,掌握了多类独家核心技术,累计获得17项发明专利和4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智能电脱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了在线监测与远程控制,既降低了人工干预,又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壁垒。
在产品质量上,长江能科始终保持“高于国际标准”的底线。公司电脱设备处理后的重质原油水含量远优于国际通用标准,原油脱盐效果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正是凭借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长江能科不仅成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核心供应商,还获得了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能源巨头的认可。
此次登陆北交所,长江能科拟募资1.6亿元,用于“年产1500吨重型特种材料设备及4500吨海陆油气工程装备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前者将重点覆盖天然气处理模块、海洋油田原油处理模块等高端特种装备,解决当前产能问题;后者则聚焦产业技术研发,计划建设镇江、南京双研发中心,抢占新能源装备的技术制高点。
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和“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长江能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布局:巩固基本盘,优先保障电脱设备订单;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重点发力LNG装备、氢能装备;抓牢全球化机遇,借共建“一带一路”东风,把电脱、LNG装备推向中东、中亚等能源富集地区。
长江能科的出海计划并非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技术+服务+本地化”的深度布局。公司计划在中东、东南亚设立海外服务中心和备件基地,缩短海外客户响应时间,深化全球化布局。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更将为中国装备在全球能源舞台上亮出“中国智造”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