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资管到实业:“公募派”董秘渐兴,基金经理转型带来新可能

   时间:2025-10-15 15:26: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A股市场出现一则引人关注的人事变动:罗欣药业宣布聘任具有公募基金背景的姜英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这一消息再次引发市场对金融人才向实业领域流动现象的讨论。公开资料显示,姜英拥有北京大学理学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管理学硕士学位及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其职业轨迹从证券研究到基金管理,最终转向上市公司治理。

姜英的职业生涯始于证券研究领域,先后在国金证券资管、光大保德信基金担任分析师。2016年3月,她加入国泰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并于2020年12月开始管理首只公募产品——国泰金牛创新成长混合基金。此后两年间,她陆续接管国泰科创板两年定开、国泰中小盘成长(LOF)两只产品,管理规模最高时达29.5亿元。不过,受市场环境影响,其任职期间三只产品分别出现7.01%、12.48%、34.28%的亏损,其中中小盘成长基金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后20%。2024年12月,姜英因个人原因卸任所有基金管理职务,随后转战实业领域。

类似的人才流动并非个例。2024年9月,国光电气公告称,拥有10余年公募从业经验的王尚博接任董事会秘书。这位1991年出生的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曾先后任职于诺安基金、宝盈基金、红土创新基金,担任过交易员、分析师、基金经理等职务。2023年8月,王尚博卸任管理规模不足2亿元的基金产品,转而担任思科瑞投资负责人,直至2024年9月正式出任国光电气董秘。其任职期间,管理的红土创新智能制造发起式A亏损26.17%,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50%;另一只产品则亏损14.48%,排名后20%。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青睐具有金融背景的董秘,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合规与信息披露需求,二是资本运作能力。以罗欣药业为例,该公司曾因信息披露违规,于2023年6月被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涉及董事长刘振腾及其父刘保起、财务负责人等高管。此类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引入专业人才,完善治理结构与投资者关系管理。而科技型企业则更看重金融人才在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等方面的经验,例如新能源企业璞泰来的崛起便与董事长梁丰的资管背景密切相关。

梁丰的职业生涯颇具代表性。这位中信基金前权益投资部总监,2005年管理的“中信红利精选”基金净值增长近2.5倍,超越业绩基准56%。2010年离开公募行业后,他创立私募机构上海毅扬,并于2012年联合技术专家陈卫创办璞泰来。凭借对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公司成立5年后市值突破千亿元,成为金融人才转型实业的成功案例。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转型上市公司高管虽存在挑战,但其宏观研判、赛道选择、风险控制等能力与董秘岗位所需的信息披露合规、投资者关系管理、资本运作规划等职能具有较高匹配度。不过,从资产管理到实业管理的跨越,仍需适应不同行业的运营逻辑与业务模式。当前,“公募派”董秘主要集中在两类企业:一是存在合规修复需求的公司,二是技术驱动型科技企业。这种人才流动趋势是否会持续,仍需观察市场环境与企业需求的变化。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