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五金品牌加速“出海”非洲:意向合作超八千万,共筑中非贸易新蓝图

   时间:2025-10-14 21:28:4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五金制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版图正加速向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近日,一场聚焦中国五金品牌国际化的行业盛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埃及、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国家采购商踊跃参与,现场达成的意向合作金额突破8000万美元,彰显了非洲市场对中国五金产品的强劲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五金制品出口额已超过1600亿美元,其中工具五金领域增长最为显著,国际品牌竞争力初步形成。行业正从传统的“产品输出”模式向“品牌出海”升级,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35%,但在高端市场的渗透率仍不足10%。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洪勇指出,行业面临品牌影响力薄弱、研发投入偏低(不足2%)以及国际绿色技术壁垒等挑战,需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创新投入和完善标准体系实现转型升级。

非洲市场成为中国五金出口的新蓝海。沙特大型采购商穆罕默德透露,中国五金工具已占据沙特46%的市场份额,而南非的进口占比更高达46.9%。一位南非参展商表示,中国产品凭借品种丰富、性价比高的优势,正在替代传统欧美供应商,尤其在建筑设备和施工机械领域潜力巨大。在埃及生活23年的中非贸易商赛义德称,五金制品是其家族企业出口非洲的热门品类,从小型工具到生产设备需求持续增长,汽车制造业扩张将进一步拉动需求。

供应链协同与标准创新成为出海关键。穆罕默德强调,物流效率和交付周期是当前合作的主要痛点,亟需优化供应链管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理事长刘建华指出,行业向中高端转型过程中,标准创新与应用能力亟待提升。余姚市五金制品协会会长黄和钦分享经验称,通过协会推动标准化建设、组织企业“集群出海”,可有效降低成本和风险。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智库专家泽维尔·米松-勒讷巴赫建议,中国企业可与欧洲伙伴合作,利用其非洲零售网络和文化优势,结合中国制造能力实现共赢。

非洲市场的消费潜力与基础设施升级正为中国企业创造机遇。赛义德观察到,非洲人口快速增长,消费需求旺盛,电商物流体系逐步完善。今年3月,埃塞俄比亚航空集团在亚的斯亚贝巴建成非洲首个电商物流中心,将国际货物转运时间压缩至7天以内。米松-勒讷巴赫认为,非洲市场类似30年前的中国,中国企业可借助“集群式”出海模式,降低风险并提升市场适应能力,通过与欧洲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开拓这片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