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磷酸铁锂行业洗牌中,龙蟠科技凭啥逆势扩产,锁定超170亿订单?

   时间:2025-10-13 11:29:4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让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成为行业焦点。自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以来,钛白粉、磷化工等跨界企业纷纷涌入,传统厂商也加速扩张产能。然而,行业供需格局在短短三年间发生剧变,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从2022年4月的每吨18万元暴跌至2025年10月的3万余元,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面对行业寒冬,跨界企业率先调整战略。2024年以来,川发龙蟒、云图控股、龙佰集团等企业相继宣布暂停或终止磷酸铁锂项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磷酸铁锂建成产能达617.2万吨,但上半年实际产量仅163.2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53%。这种供需失衡直接导致行业洗牌加速,部分企业甚至陷入亏损境地。

与跨界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南裕能、龙蟠科技、德方纳米等头部企业仍在逆势扩张。这些企业的扩产逻辑已发生根本转变——从"先建产能后找客户"转变为"先签订单再扩产"。以龙蟠科技为例,其控股孙公司近期与宁德时代签署长达五年的供应协议,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向后者海外工厂供应15.75万吨磷酸铁锂材料。这已是该公司2025年以来获得的第四个大额订单,此前已与福特电池工厂、楚能新能源、亿纬锂能达成合作。

支撑头部企业扩张底气的,是其对高端市场的精准布局。当前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普通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短缺并存。特别是压实密度≥2.6g/cm³的第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因能满足快充电池和储能大电芯需求,市场供不应求。行业预测显示,2025年我国高压密材料需求将突破80万吨,2030年可能超过600万吨。

龙蟠科技的技术突破为抢占高端市场提供关键支撑。该公司2025年3月推出的S526产品,通过"一次烧结工艺"将压实密度提升至2.62g/cm³,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种创新工艺不仅简化生产流程,还降低能耗和成本。目前,该产品已通过宁德时代、LG新能源等头部企业认证,实现稳定供货。作为全球首批实现第四代高压密材料量产的企业,龙蟠科技现有年产能约1.2万吨,并计划通过募资20亿元进一步扩大产能。

全球化布局成为企业突围的另一战略支点。龙蟠科技2021年启动海外建厂,其印尼生产基地一期3万吨产能已于2025年初投产,二期9万吨项目预计年底建成。该基地将成为中国以外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生产基地,可就近配套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外工厂及福特电池工厂。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7月我国实施磷酸铁锂技术出口限制后,其海外产能因提前完成技术落地,无需额外许可即可正常供货,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这种"技术+市场"的双轮驱动策略已初见成效。2025年上半年,龙蟠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6.22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亏损0.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1.37亿元。更关键的是,其第四代高压密产品因性能优势,售价较普通产品高出2000-3000元/吨。随着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和产能释放,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当前行业格局呈现明显分化特征:普通产能陷入价格战泥潭,而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全球供应能力的企业正在重构产业生态。龙蟠科技通过"技术迭代-订单锁定-产能扩张"的闭环模式,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这种发展路径为行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揭示出新能源材料领域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