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消费市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逐渐凸显:同一品牌的牛奶,线上线下的价格存在明显差距。一箱牛奶在实体店可能售价50元,而网购平台却只需25 - 30元,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
近年来,中国网购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受到疫情影响以及移动支付日益便捷的推动,网购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网购市场的规模和水平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发展潜力巨大。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网上零售额高达13.0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4%。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富含优质蛋白的牛奶等乳制品备受消费者青睐。2021年,中国液态奶产量达到2842万吨,同比增长超过9.6%。
对于线上线下牛奶价格差异这一现象,一位在牛奶行业深耕多年的专业人士给出了分析。实体店运营成本高昂是导致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实体店需要支付店面租金、员工工资以及水电费等各项费用,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与之相比,电商平台无需承担高额的租金,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价格上具备更大的让利空间。实体店的进货渠道通常经过多层中间商,每一层都会加价,最终使得商品售价偏高。而电商平台往往直接从厂家批量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
电商平台之间的激烈竞争也是压低牛奶售价的关键因素。在同品牌竞争的环境下,价格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筹码。电商平台倾向于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进而降低单个商品的利润率。而实体店的销售范围主要集中在周边社区,销量相对稳定,降价促销的动力明显不足。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部分牛奶生产商会针对线上和线下渠道推出不同版本的产品。为了满足实体店对产品质量和包装的较高要求,厂家会提供包装精美、质量上乘的产品。而针对电商平台,厂家可能会在原材料和包装上进行适当调整,以降低成本,从而适应电商平台低价促销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