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长三角地区以“国潮+非遗+沉浸式体验”的创新模式,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夜间文旅场景,有效激发了假期消费活力。记者走访上海与安徽黄山两地发现,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正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上海某海洋公园内,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夜场巡游成为焦点。总长近200米的机甲方阵穿梭于园区,配合璀璨烟花点亮夜空,吸引大量游客驻足。为应对客流高峰,公园将夜场营业时间延长至21点,演出场次翻倍。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先生表示:“机甲设计融入了中国龙元素,这种创新形式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孩子特别兴奋。”公园负责人透露,假期首日客流量同比增长41%,10月2日至4日日均客流突破4万人次,酒店客单价提升11%。全新推出的《青铜人面水舞秀》以三星堆文物为灵感,美人鱼演员化身古蜀图腾,配合“有梗市集”等互动项目,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安徽黄山则以非遗文化为底色,打造出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在呈坎古村,游客可手持鱼灯加入巡游队伍,在烟花与灯光的映衬下,感受“人在画中游”的穿越感。身着汉服的游客王女士手持小鱼灯笑道:“和朋友一起来打卡,这种热闹的氛围让人瞬间回到古代。”大灵山景区推出的升级版《灵山恋》行进式情景剧,以自然山水为舞台,结合光影秀、鱼龙巡游与篝火晚会,让游客在欣赏夜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徽州文化。
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中午,黄山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23.05%,门票收入增长23.17%。业内人士分析,长三角地区通过“文化+科技+体验”的深度融合,不仅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更为传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