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呈现分化态势。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8%,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上升趋势;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环比微降0.3个百分点,整体运行在临界点水平;综合PMI产出指数则延续扩张态势,显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
制造业领域呈现积极变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指出,13个分项指数中10个出现上升,其中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和生产预期指数回升显著,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出现恢复迹象。但价格类指数持续走低,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下降0.9和0.7个百分点,订单类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下,反映出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制约经济复苏的主要矛盾。
从行业细分看,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表现突出。这两个行业的购进价格指数均超过50%且环比上升,虽然出厂价格仍在收缩区间,但降幅明显收窄。高技术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显示出特定领域的结构性改善。不过基础原材料行业面临较大压力,购进价格指数下降2.2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5%左右,主要受房地产投资低迷和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影响。
非制造业领域呈现结构性分化。金融业成为最大亮点,商务活动指数跃升至60%以上,货币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服务表现强劲。新动能行业持续发力,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连续两个月保持在60%以上,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稳定在55%以上。邮政业表现活跃,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超过60%,反映线上消费需求旺盛。
建筑业活动仍显疲弱,商务活动指数虽较上月有所回升,但持续位于50%以下。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反映出投资相关建筑活动增长乏力。专家建议需要加强项目衔接,推动资金加快落地,以巩固投资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从季度数据看,三季度制造业PMI均值为49.5%,较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均上升0.1个百分点,显示经济恢复势头有所巩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季度均值为50.1%,服务业表现优于建筑业,服务业季度均值达50.2%,而建筑业均值降至49.7%。
企业预期持续改善。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4.1%,连续三个月上升;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12个月保持在55%以上。农副食品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位于较高景气区间,显示出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信心增强。
分析认为,四季度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向好态势。节假日消费、重点项目推进和"新三样"产品需求将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市场价格积极变化正在积累,随着需求稳步回升,价格水平存在上行空间。年末效应和节日效应将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建筑业和服务消费景气度有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