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际地热论坛学术报告会近日在太原成功举办。此次会议聚焦能源低碳转型背景下的地热与矿产资源研究,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权威专家及行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前沿科技与产业应用。
会议由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忠斌主持。报告环节中,六位专家依次登台,围绕地热资源探测、矿产成矿机制、深部地热预测等主题展开深度分享。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王贵玲,系统梳理了我国地热资源探测评价的最新进展,为行业发展勾勒出清晰路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义天,则通过太行山早白垩世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研究,揭示了区域构造带关键金属的成矿规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蒋恕教授团队核心成员、研究员王帅,代表团队汇报了基于深部动力学和地层格架的沉积型热储预测方法,提出了深部地热系统预测的创新思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寿庭针对隐伏矿勘查评价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突破性解决方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员陈国雄通过矿产预测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展示,诠释了智能算法如何为传统地质学注入新动能。
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军,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山西省铝土矿资源优势及“十四五”期间找矿成果,并基于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出了下一步勘查开发方向的建议。中场技术交流环节中,中石油冀东油田专家还分享了地热技术领域的最新应用案例,为产业实践提供了参考。
本次报告会内容涵盖国家地热资源战略、山西本土矿产勘探、深部动力学理论创新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等多个领域,既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又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专家们的报告全面梳理了各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参会者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地热能与矿产资源领域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与科技支撑。